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深度评论 > 正文
保险营销员“正规军”梦想萌动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2012年应该是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最好的时间段。”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今年年初曾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时隔半年,一份旨在推进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至各保险公司。

  保险营销员的归属在何处?这曾被保险业内认为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近日,保监会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将对此有所突破。但在业界人士看来,保险营销员体制不论是坚持过去的“散兵游勇”,还是归为保险公司的“正规军”,都在不同层面存在利弊

  “2012年应该是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最好的时间段。”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今年年初曾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时隔半年,一份旨在推进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至各保险公司。

  在这份名为《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征求意见稿)》中,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因地制宜、因司制宜、因人制宜,有选择地与营销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等方式,理顺双方权责利益关系。提出将推行保险营销员素质5年改善计划,鼓励探索保险产销分离的新模式,鼓励保险公司与营销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将选择一两个区域推进试点改革,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改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相较于2010年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保监会对于保险营销员体制提出的改革路径更为细致。

  意见稿的下发,也让在保险业中打拼了多年的老营销员们看到了成为保险公司“正规军”的希望。不过,也有一些从业时间久、营销业绩突出的营销员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并不对体制改革抱多大的热情,希望能给予保险营销员以多样化的选择。

  代理人弊端惹争议

  保监会此番改革的营销员体制,即为保险代理人体制。该体制自友邦保险公司1992年引入国内后,就成为寿险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数据显示,该渠道对保费的贡献最高达六成以上每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寿险业之所以持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代理人营销体制不无关系。不过,代理人体制逐渐异化为“人海战术”,其不可持续性也逐渐暴露出来。保监会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更是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保险营销体制已步入广增员、高脱落、低素质、低产能的恶性循环。”

  对于“广增员、高脱落”的表述,在保险业打拼了近5年的代理人李涛(化名)有着切身感受。李涛是2007年年初被上级业务经理以“培训讲师”的名义招聘进去的。

  “当时跟我一起参加当时宣讲会的有近400人,等到2008年年底,同一批留下的不到50个人了。”李涛说。

  李涛原本是计划打持久战的,他也是同部门参加培训的6人中坚持最久的。即便如此,他也于2010年年底离开了保险公司。

  李涛对记者回忆,自己曾经一连3个月没有开单,就靠之前客户的续期佣金维持生计。李涛说:“自己是给别人销售保障的,自己的生活却没有一点保障。”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江生忠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对待营销员之前业务的续期佣金,一般在离职后都不再支付,这对营销员的利益构成了损害。江生忠认为,目前保险行业的“高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是牺牲投保人的利益、营销员权益和行业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的。

  “由于制度缺陷,保险营销员游离于基本保障之外,卖一张保单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为了生存,难免会有急功近利的心理,销售误导也在所难免。”郝演苏说。

  李涛也坦陈,有时为了拉到保单,自己在销售时也会有意地夸大保险的收益。

  不过在保险行业里“混了”近6年的他,在离开时却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无奈: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保费规模也不断上台阶,但是创造了这些业绩的营销员的社会地位却没有丝毫改变,宣讲会上公司描绘的诱人梦想始终难以照进现实。

  改革契机已到

  “2012年应该是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改革最好的时间段。”郝演苏今年年初对法治周末记者如此表示。

  郝演苏认为,这个契机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更来自于保险业保持了多年的两位数增长难以为继。“大量销售业绩不好的业务员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大浪淘沙过后,少数业绩突出的营销员就可以转为公司销售部门员工或者变为下属销售公司员工。”郝演苏说。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