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介绍,目前保险全行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占险企运用总量的比例约为10%,尽管绝对比例不大,但新增的保险资金中绝大部分都投向了该领域。
数据显示,2013年和今年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到地方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资金达1379亿元,今年二季度投资到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达数百亿元。对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他表示,保险资金期限长,回报要求并不高,只要项目投资产生的收益可以覆盖保险资金所需要的成本都是可以的,但是,保险资金对信用的要求较高,这是由其负债特性决定的,必须考虑保险资金的安全性。
在风险控制方面,段国圣表示,在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中,一定会出现部分坏账,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近年来,不仅保监会在监管政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保险公司在风险鉴别、产品结构设计等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不断进步,而且总体上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因此,保险资金投资地方建设,包括地方融资平台,总体情况非常好,相信比其他金融产品的风险更低。”他表示。
加大转型力度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缪建民表示,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着发展的大挑战和大机遇,必须持续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他指出,新“国十条”提出全面深化利率、费率市场改革,这对保险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随着定价利率的改革,保险获取成本可能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保险产品要与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第三方理财等同台竞技,对资产的收益要求更高。
为此,保险业必须加大转型力度,增强在跨界竞争中有保险特色的财富管理能力,延伸产业链,扩大服务领域,抢抓政府采购及强制保险市场,抓住税收优惠政策等机遇,推动大保险、大资管、大养老、大健康格局的形成,实现保险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