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保险与医疗机构联手利于减控医疗成本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专业健康险进入我国市场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当中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不少挫折。专家表示,保险与医疗机构联手利于减控医疗成本。

  一家是保险血统的信托公司,一家是行业领先的体检医疗机构,平安信托和慈铭医疗就这样走到了一起,4月16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了合作意向,开启了国内保险和医疗相互合作的序幕。

  平安信托牵手慈铭医疗,是政策放行下的一次曲线救国。

  早在2006年,国务院便在《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显表示,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但多项相关政策的不明确,却使这种合作一直停留在摸索阶段。中国人寿2006年便与慈铭医疗展开合作谈判,最后合作未果,其中监管层对保险投资实业谨慎的态度是最大原因。

  而此次平安和慈铭的合作便是通过绕道信托来完成,成功避开了监管部门审批的程序。

  医疗成本难掌控扼住医疗险咽喉

  “保险和医疗相互合作在国外很常见,这也是基于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点。”国信证券分析师武建刚认为,平安和慈铭这番合作正是一种寻求双赢的尝试。“保险公司希望能够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包括控制核保成本以及后来的理赔成本。”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保险公司在健康险医疗保险这一部分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时的数据精度和可靠性,成本核算以及赔付标准。目前卫生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使得医疗费用虚高,但因为医疗机构自成一套体系,外界很难参与其中,对其是否合理、高效作出评估。对此保险公司显然不愿意承担给付,造成的现实问题却是大众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

  与国外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相比,由于政策原因,中国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无法达到利益共享的深度。去年初,中国人保健康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曾与复旦大学附属的9家医院、上海复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了战略合作,双方合作的领域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预防保健等,但终究没有投资行为。

  据了解,国内某保险公司曾经推出一款综合意外医疗保险,售出后却出现保费与赔付严重失衡的情况。“一个地方保费才100多万,赔却赔出600多万,最后只好停售了。”相关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原因就在于对整个过程掌握不了。“投保人投保之前的生病情况怎么样,生病之后如何治疗,医疗行为发生的费用怎样控制,这些情况保险公司都没办法进行,出现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合作应该说还是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太保也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但近期应该不会有实质性的行动。”太保内部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而顾虑除了政策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对医疗行业发展现状的质疑。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