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特需医疗价格放开 健康险人怎么看?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已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健康保险也逐渐成为百姓购买保险的首选。
 
  同一家公立医院,一边是普通部的价格管制,一边是特需部国际部的价格自由,并且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又垄断的情况下,需求不完全受价格驱动。价格管制和价格自由的双规制尽管有10%的限制,但整个付费逻辑是按项目付费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选择必然是更易偏袒资源在特需医疗,争取更多的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合法创收。
 
  虽然站在医院的角度,间接减轻了从社保获取收入的压力,释放公立医院长期定价不足的能量,但必然造成医疗总费用的提高。在医疗资源流动基础(自由执业、职称薪酬制度等)尚未突破的情况下,很大可能是会造成公立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性更为艰难,垄断加剧。
 
  从商业保险角度,理应是一番新天地。特需价格放开会刺激人们对保障特需医疗的商业健康险产品的需求,会促进商业健康险发展,会促使保险公司与更多公立特需的合作。
 
  都说“付钱的是大爷”,可现实是,即便目前高端医疗市场中60%以上为商业保险份额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与高端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议价能力和医疗介入过程也非常有限。如果在与公立特需的合作中,保险公司仍是单纯以保险定价和按项目付费的赔付逻辑合作,不介入医疗过程,可以说,商业健康险公司只是转移社保压力的买单者,在今后特需医疗缺乏行政力量监管的情况下,前面的路只会更加艰难。
 
  如果特需将面临普遍放开价格,商业健康险该如何应对如何选择?
 
  特需医疗价格放开 健康险人怎么看?
 
  1.借机链接公立,做大规模
 
  虽然一线城市的公立大医院的病源很多是自费现金模式,但特需的价格放开势必提高医疗费用,提高特需服务支付能力的中高端健康险产品必将受到关注。如果商业健康险公司能借机快速打开公立医疗机构大门并链接,加大在公立医院收入的份额,获得一定的议价博弈机会,那就是健康险的幸事。逐步从保费驱动从保险定价角度应对风险,转变为借力份额力量,参与议价博弈获得价值,但可以想见其前途漫漫。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