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保险课堂:教您全面认识团体保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公司都给员工投保了团体健康保险作为福利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团体保险呢?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又如何呢?以下是详细介绍。

  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团体保险产生于1951年,最初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1951年9月,我国颁布了《团体人身保险办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配合开办了多种团体人身保险业务,作为国家实施劳动保险的辅助或补充。这类员工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属于定期人身保险,以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为投保人,以该团体所有在规定保险年龄内的在职员工为被保险人,以死亡和伤残为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为1年,对参加这种保险的员工采取统一和低廉的保险费率,免于体检。此后,团体保险的发展经历了1953年的停办,1954年的恢复,1958年再次停办,直到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团体保险才开始恢复经营。从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至今,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3年)

  1982年,我国开始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但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经营人身保险业务,而人身保险业务主要以团体保险业务为主,主要采用行业代理和农村代办的兼业代理方式,其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这一时期团体保险产品主要以简易人身保险为主,辅以少儿险、个人养老险等几个险种,团体健康保险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劳保和公费医疗制度而缺乏需求。保险责任比较单一,仅包括事故责任、残废责任、养老金责任和极少的意外医疗责任。缴费方式为个人缴费,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保险费后统一交至保险公司,保额和保费都很低,几乎没有健康告知和核保的需要。因此,从实际意义上来看,这一时期业务更多体现的是团体代理业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体保险业务。

  第二阶段(1994~1996年)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上海市场,通过个人代理方式开展个人寿险业务,由于经营成功,其产品特色和佣金制度开始为国内保险公司仿效。1994年左右,我国保险业开始进入以个人寿险业务为主的时期。当时我国处于高通胀、高利率的时期,国内保险公司为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团体人身还本保险、意外还本保险、协议式养老金保险等储蓄型产品和团体年金产品,但是这种单位投保、单位缴费的业务实质上大多为短期规模业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保险。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