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在研究美国医疗服务模式当中也看到了凯撒模式的优越性,包括凭借低价保险、技术推广、激励机制三大要素,成功地对成本进行了控制;以及通过医生的健康管理,使服务对象减少得病。
泰康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借鉴凯撒模式,实行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也是国际发展趋势。
医养结合仍有难题待解
“未来,泰康人寿就是要朝着整合型医疗保健模式的方向,有效地实现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的整合,供方和需方利益的整合,以及服务提供模式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建立全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模式。”陈东升说。
陈东升同时表示,希望通过形成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养老护理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闭环模式,有效地降低社会的医疗成本和保险成本。
这其实也正是当下掀起另一个关注热点的医养结合。国务院在2013年9月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当中就已经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
近期出台的“新国十条”则进一步提出了保险机构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商业保险要逐步的成为个人、家庭、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养老健康保障机会的提供者,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王治超说。
陈东升认为,医养结合不仅仅是一种养老和医疗服务结合的方式,它涉及到综合性的新型医疗体系的缔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品质的铸造,以及医疗养护服务体系、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险支付体系的有机融合。
“根据我们初步的调研,目前医养融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据詹成付介绍,这三种模式主要包括整合照料,即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具备养老的功能;联合运行,医疗和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支撑扶持,有社区养老和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不过詹成付同时指出,在三种模式逐渐显现的同时,实施医养结合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包括观念、制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詹成付提到了机构协调的问题,社区卫生在卫生部门,养老则在民政部门,而涉及到的报销问题则在人社部门。这样多部门的状态,与医养结合整体推进的状况不相适应。
此外,尽管在医养结合中被寄予厚望,但商业健康保险自身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的问题。
“总体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国家医疗卫生总支出中不到2%,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大概在10%,这只是量的差距。从质的差距来讲,中国保险业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商业健康保险任重道远。”王治超说。(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