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传统型养老险 > 正文
郑秉文:收益率跑不过cpi 尽快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郑秉文:我国养老金账户投资收益率不到2%,跑不过CPI,根据我所讲的道理来看,空账目前是划得来的,实账反而是不合适的。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在引入个人账户之后,一直没有解决转型成本的问题,从而导致个人账户部分出现空账。

  记者:是否还有通过改革来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能性?

  郑:现在我们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相当于工资20%的部分由单位缴纳,用于社会统筹;相当于工资8%的部分由个人缴纳,记入个人账户。我的主张是,把所有这些缴费全部归入个人账户,实行“记账式大账户”的模式。这不仅意味着个人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将大幅增加,也意味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得以提高。

  以经济学语言来讲,只要你的缴费和你的权益之间存在精算的中性关系,那么就可以不受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影响,这就好像我们把钱存入了银行,集中起来变成一个资金池进行投资;政府部门可以将其用于最好的高回报率的投资项目,同时承诺给民众一个固定的高利率。

  如果采取这种模式,对所有账户统一实行8%的固定利率,这样的利率可以盯住中国的经济成长率,而且可以保持资金池的平衡性。我在那个课题中做了测算,这个模式到2070年都是可持续的。目前已有包括“福利之窗”瑞典在内的7个国家实行了类似的制度,而在中国当前的养老制度基础上进行改革,是可以平滑实现的。

  [论衡]

  现在很“划算”,未来很危险

  按照郑秉文教授所言,在养老金无法实现保值增值、且实际上已经贬值的现实面前,当前的巨额空账是划算的;而如果将个人账户做实,反而不划算。但是,这一结论是从经济盈亏角度进行的价值比较,并不能以此判断空账本身是优是劣。以长远眼光来看,如果对空账问题置之不理,未来则可能引发更大危险。

  一方面,当前空账规模的扩张速度令人担心。根据郑教授提供的数据,2004年我国养老金的空账规模为7400亿元,照此计算,这笔空账正在以每年增加近1000亿元的速度持续扩大。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政策上的强制性,随着养老保险覆盖越来越多的人群,空账的漏洞还将继续增加。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容回避的社会发展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数十年中,养老金的缴纳者将会越来越少,而支取者则会越来越多。有人甚至作过测算,到2033年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时,空账规模将高达14万亿元。如果坐等空账继续扩张,一旦转化成为未来养老金的支付缺口,社会风险将十分巨大。

  有研究者认为,如果养老金空账变成了赤字,将会由国家来兜底。网络调查显示,92%的网民不相信空账会被填上,这并非对国家背书的不信任,但或许可以解读为公众对当前养老金制度的不满意。对制度选择失策造成的损失进行兜底,是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当然,这是对最坏局面的打算。

  眼下的当务之急,依然是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给予每个人可以安享的晚年。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