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保险这些年
十多年前,友邦保险在上海成立分公司,“狼来了”之声开始在中资保险企业中不绝于耳。然而,外资保险的发展出乎了业界的普遍预期。
这些年,外资保险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个位数徘徊。2007年底,外资寿险占国内寿险市场份额8%,2009年降至5.2%,2012年则在4.3%左右。外资财险市场份额则一直稳定在约1%。
普华永道在香港的一项调查表示,业界普遍认为,外资寿险市场份额将在2015年达到5%的水平,但离2005年8.9%的峰值仍有相当差距。预计2015年外资财险市场份额仍在1%~2%之间。
参与调查的18家外资寿险公司认为,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与国内本土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和人才大战,而参与调查的10家财险则最为担忧国内严厉的监管环境。
与此同时,外资保险公司也注意到了国内监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对于寿险公司而言,他们将在退休金、养老产品、税收优惠以及健康保险的变化中寻觅新的机会。而对于财险和意外险公司而言,机动车第三方责任险市场的开放也意味着重大契机。
事实上,大多数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后并不急于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是在特定领域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发展拳头产品,开发高端客户,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占领那些长期被中资保险公司忽略的领域。
如何将全球优势转化到本土市场并取得成功,是外资公司一直以来探索的核心。
比如,荷兰国际集团将团险市场作为主攻目标;中英人寿主要做三资企业的业务;丰泰人寿只与专业的金融机构合作等。经过10年的发展,外资保险公司逐渐在某些“特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一些外资保险还把目光投向中资公司,通过参股中资公司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的方式,依靠本土势力跑马圈地,如招商信诺、工银安盛和中法人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