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分担巨灾风险 政府与市场谁唱“主角”?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历经多年的讨论和研究后,保险业翘首期盼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推进。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紧随其后,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再次强调,要切实抓好保险业改革任务的落实,制订巨灾保险的具体方案,通过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政府“独揽”不可取

  “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是指将巨灾风险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使各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风险。”谈及我国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的现状,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说,无论是在灾害风险管理中,还是在以财政支撑的灾后重建中,我国政府始终都在巨灾风险分担中扮演着“大包大揽”的角色。尽管目前这种政府主导、财政保障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救灾资源过度转移等弊端。

  正如王和所说,目前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中存在着政府负担过重、财政稳定性易受影响、不利于风险意识的提高和效率有待提升等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记者在多次灾害理赔的采访中发现,由于救灾款往往被地方政府视为重要的财政资金来源,灾情大小也是GDP考核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自然灾害尤其是巨灾发生后,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夸大灾情和虚报灾情来套取救灾款。不仅如此,由于当前我国的救灾资金分别由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水利部、农业部、教育部、交通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分别负责下拨,因而人为地造成了灾害管理效率的低下,也正是这种部门间的“割裂”,为救灾资源的过度转移甚至是“浪费性”转移埋下了隐患。

  一位保险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巨灾体制仍然具有鲜明的“计划”色彩,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分配资源。尽管通过计划手段调配救灾资源在维持稳定大局、确保特殊时期的效率上有其优势,但由于决策者难以完全掌握信息,而且不同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因此通过计划调配资源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的地震灾害,那些灾情发布及时、充分的地区往往获得了更多的救灾款和救灾物资,而有的地区虽然受灾严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却难以得到及时充分的救助。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