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养老保障两大支柱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对于有望年内在上海推出的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与会嘉宾认为,这必然将对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提供新契机。

  8月23日,《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企业如何设计员工的养老计划暨税收政策如何支撑‘三支柱’养老体系”论坛在上海举行。对于有望年内在上海推出的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与会嘉宾认为,这必然将对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提供新契机。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目前共有8家保险公司参与了此次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前期讨论,包括平安养老保险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正在为迎接试点而紧张筹备。不过,个人税延养老保险未来推广将面临的大众认知、企业意愿、财政支持等困难也不容忽视。

  推动养老第二、三支柱建立

  今年6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2陆家嘴[11.08-0.72%股吧研报]论坛”上透露:“下一步保监会将在上海率先推行个人税延型的保险制度试点,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市场。”据了解,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已于今年6月由上海市政府递交至财政部,计划相关税收征管细节由财政部确定后,由保监会、财政部、国税总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提交试点申请。

  “如果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成行,这将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举措。”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外经验,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能否有大发展,往往正是取决于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分别是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除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外,根据媒体报道,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中还涉及养老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计划中个人缴费部分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政策对养老保障体系二、三支柱的建立都将是利好。”某参与方案讨论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高管表示。

  据了解,在税制改革法的推动下,美国年金保费收入从1975年开始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年金保费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由1975年的17%大幅攀升至1990年的49%,年金产品提升寿险总保费15年复合增长率3.5个百分点。日本自1970年税改后的20年内年金保费收入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年金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由1970年的7%大幅攀升至1990年的33%,年金产品提升寿险总保费20年复合增长率2个百分点。

  而据保监会上述负责人介绍,我国养老年金保费收入每年只有1000多亿元,相比于寿险行业每年近万亿元的保费收入,占比较小。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微弱。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近几年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整体存量也仍有限。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达到4.5万家,涉及职工1500万人,资金存量达到3500亿元。相比于近2万亿元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结余,这一支柱也很薄弱。

  险企充分备战

  据了解,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参与了此次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前期讨论,同时各家保险公司也为迎接试点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中,作为国内最大和最具实力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很早就开始了税优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并根据客户的各类需求,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实力支持,平安养老设计和完成了便捷高效的系统开发,包括与未来的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对接、各项运营流程整合等等。

  平安养老保险是目前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管理客户数量最多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截至2012年3月31日,平安养老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规模为461亿元,投资管理规模为587亿元,企业年金资产管理规模1048亿元,是业内首家年金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年金管理机构。另一方面,公司5年年金投资回报率13.54%,人社部同口径统计为11.43%,全国社保理事会9.17%。

  其他险企也不示弱,一些险征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公司早已着手客户储备、系统开发等相关工作。

  实际推广仍面临困难

  参加此次论坛的施贵宝资源前人力资源总监孙亚东表示,如果有一千元可以免税,对于月收入五六千元的人群,会很有吸引力。对企业吸引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有利的地位也有好处。

  “但认知度可能是试点推广面临的首要问题。”孙亚东对记者表示,“尽管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说了好多年,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外,按照规定,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则纯属个人意愿、个人缴费。“对于企业来说,钱再多都不嫌多,大部分时候都是觉得缺钱,除了法定的社保以及必要的工伤意外险等,怎么会有钱给职工买企业年金?”上海一中小企业主对记者表示,成本是企业考虑是否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企业年金计划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的原因。而对于个人税延型养老产品,企业可能没有积极性动员员工,这要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