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银保销售那些事,你都知道了吗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据了解,快速返还的寿险产品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抢占寿险市场的主打产品之一,但这种“轻保障、重投资”的保险产品本末倒置,偏离保险保障本意,被纳入监管层监控规范的范围内。新产品不再出现,而旧的快返型产品何时退出并没有明确。
  李先生还说:“我先交完钱以后,业务员才给我合同看,然后指导我很快签了字,告诉我有十天犹豫期,让我先签完字,然后再回家仔细看合同。我看了合同后,发现合同跟承诺的不符,业务员给我的答复是合同就是个形式,一切按照他说的算。我也拨打了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只是告诉我这是投资理财型的产品,也没有很明确的说出每年会扣一部分管理费用。”

  “我当时,只是对这存有疑惑,并未深究。”李先生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缴费5000元。2009年接到催缴保费的电话,但其深信当时保险业务员的话,以为不交也可以,就从此没缴费。

  今年刚好存了五年,李先生去取钱时,才得知账户中只有5800元。

  “我很愤怒,要求他们解释清楚,他们很强硬,告诉我业务员当初的承诺跟保险公司没有关系,让我有问题去找业务员。可是业务员已经离职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2

  浙江杭州曾国勇:

  产品与电话营销员的描述差别太大

  当地电话营销员向曾先生描述某公司的产品“金色阳光”,宣称其固定收益高达10%。当其致电询问该公司官方咨询电话时,却发现该产品与电话营销员的描述差别很大,如缴费期、收益率计算等重要指标都存在严重差别。

  曾先生人为这是保险公司虚假宣传的一面。有可能是电话营销员主观上想去误导他,也有可能是电话营销员由于对产品不了解。他建议保险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正确引导营销员开展营销业务,提升专业素质,不要太短视。如果营销员为了一单业务欺骗消费者,保险行业的形象何时才得以扭转呢。

  无独有偶,因为保险营销员本身对于保险产品不了解而造成的消费摩擦也不在少数。

  国寿河南分公司业务员娄某在保险营销过程中允诺投保人收益高,分红多,但是投保人领取的实际红利与其当初允诺的相差甚远。面对投保人的质疑,娄某觉得很委屈,她说:“当初培训的时候,经理就是这么给我说的呀!”

  在微博上,有网友如是说:“营销人员只是保险销售误导问题的替罪羊,展业工具和培训材料都是保险公司给的。保险公司表现出一种整体的无意识,或者是羊群效应,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而不管这个方向对不对,这是整个保险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治理销售误导不是削烂苹果

  保监会向全社会表达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决心,要把销售误导从保险业驱逐出去。但这次摆在保监会面前的不是一只烂苹果——不想要哪一块,只要削掉就可以——你要么整个留下,要么就全部扔掉。

  销售误导根植于现有的保险营销员体制。而这种体制已经在行业中沉淀了数十年,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塑造了今天保险业的大致格局,成为目前保险公司运营管理的基础,并曾经推动保险业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所以,即使仅仅想“削去”销售误导,那么需要改变的将是整个体制。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