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保险机构增配另类资产 险资配置亟需多元化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当前低利率和资产荒的环境下,保险机构为何青睐另类投资?未来另类投资的机会在哪里?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另外还有一组数字,34.86%、12.14%、14.99%、22.75%、16.86%、33.2%,这是从2011年到2016年4月末每年度另类投资收益占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比例,可以看到,另类投资对保险资金收益的贡献度远高于传统资产。只有在2015年因股市暴涨出现了不同变化。
这三组数据,清晰地说明近几年来在监管政策推动下和公司内在需求驱动下,另类投资比例逐步增加的根本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每年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这三类资产的财务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大都高于当年的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比如,从今年初至2016年4月底,全行业的投资收益率1.58%,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3.3%、不动产投资收益率2.76%、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率1.9%,这在其他年度也基本是常态。
所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在保险资产配置多元化和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稳步增加另类投资是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这是基于历史数据得出的结论。
保险资产配置亟需多元化
从未来情况看,保险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测算,2014~2020年七年间累计新增的保险资金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在2020年保险业的总资产将达到或超过30万亿元。在宏观经济处于“L”形和低利率环境下,巨额保险资金如何科学有效配置,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建议保险投资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去现金化。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保险机构的银行存款比例是最高的。截至2016年4月末,国内保险机构的银行存款占比在18%以上,尽管比去年底降低了3.2个百分点,但相对而言仍然较高。按此计算,保险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仍超过2万亿。但在国际上,几个主要经济体,保险机构的存款加现金的比例都在2%至5%之间,新加坡略高,为10.1%。未来,保险资金配置如何把大量银行存款转变成符合保险资金负债特性和收益要求的另类资产,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第二,要加大股权和不动产的投资。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转换,产业结构在调整,技术在升级,特别是国企改革,会给保险投资提供很多机会,只要我们搭上国家战略实施的顺风车,就会拥有重要机遇。建议保险机构投资者多关注与衣食住行、娱乐、金融和新兴产业相关的领域,也就是“衣食住行乐金新”七个字。只要人类持续健康生活在地球上,只要人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就是最好、最长期的资产。保险解决的是人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问题,保险投资应该解决人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质量问题,这也是保险业的优势。
第三,增加海外资产配置。2015年末,保险业海外资产的配置规模总计约360亿美元,折合2300多亿人民币。目前估计已超过了400亿美元。在资产配置结构中,股票是占比最大的一类资产,约为42%,股权约为25%,不动产约为12%,股权加不动产合计占到37%,此外还有存款占10.3%。今年以来,境外股权和不动产资产的配置增长较快,两者相加已成为境外资产的第二大类资产。无论是境外投资还是境内投资,另类投资都将是重点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