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无论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都是风险转移、损失补偿的一种运营模式,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即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高低、风险偏好以及支付能力购买保险,实现其效用最大化;而经营者(政府或保险公司)应根据保险标的风险大小合理定价,以高效管理控制成本以实现收支平衡。但在医疗保险市场,普遍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如买卖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服务链条长和医疗保险公共特性等。通过政府用“看得见的手”出面组织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市场失灵问题。然而政府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管理成本较高、运营效率偏低;强制保险方式解决了投保人逆选择问题,但却加重了道德风险,加剧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和过度消费。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有各自优势,可以在整体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化解不同的风险、服务不同的需求对象、提供不同的保障水平,进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但从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来看,距离社会期许的目标和其可发挥的作用还有较大差距,亟须通过政策导向、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来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健康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
(一)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在新医改实施进程中,政府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政府对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种方式,全民医保并不是“免费”医保,因此,财政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是不得不严肃考虑的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