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专家谈如何进行养老金改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社保制度应该能够促进提高劳动供给,对劳动参与率具有激励作用。劳动得越多,获得的养老金就越多,社会的财富总量也就越多,这个国家也就越富裕。因此,要更公平,就要进行养老金改革。

  养老金改革:既要“摸石头”,也需“一揽子”

  去年3月,国务院批准广东试点将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的1000亿元资金委托给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就千亿养老金入市的回答引发关注。他在强调养老金市场运作“总体良好”的同时表示,自去年委托投资运营养老金结余部分至今已有大半年,但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暂时还没有通报运营情况,“运营到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向我们通报。”

  其实,去年关于养老金能否进行市场化投资的话题就曾经众说纷纭:有学者支持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但也有学者反对,认为环境不好,投资会打水漂;有的百姓则担心投资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养老钱蒙受损失。这场争论与其后的“要不要实行弹性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是否存在隐性债务”等一起,构成了去年关于养老金制度讨论的三大焦点。

  讨论虽热烈,参与也众多,但问题常常不聚焦,很多内容至今未有共识。养老金制度改革如何在众说纷纭中求得最大公约数?本报记者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改革是世界各国福利制度大势所趋

  中国目前尚无养老金支付压力,但不能把未来财务风险一股脑推给子孙

  本报记者李小佳(以下简称记者):2012年出现了三场与养老金有关的讨论,其数量之多、参与人数之众,在以往是没有的。这似乎意味着人们对于未来养老金的关切正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敏感度。对普通百姓而言,人们最担心的无外乎是,未来能不能拿足养老金、养老水平如何。去年的这三场讨论背后,都牵连着人们的这一潜在担心。例如,一说养老金有巨大债务,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未来领不到养老金;就弹性延迟退休年龄而言,很多人也觉得肯定是钱不够了,所以需要更多的年龄段缴纳,并要养老金入市以保值增值。请问,把“钱不够了”与弹性延退和养老金入市挂起钩来有道理吗?

  郑秉文:我国养老金制度建立至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这几年每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2012年底累计结余高达2.37万亿元。养老基金支付能力大大加强,但风险仍然存在。比如,每年的当期结余里有一半是财政补贴;制度各项参数存在不足,但调整起来又有很大阻力;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老年赡养率提高不利于社保制度的财务平衡等。这些问题说明,养老金制度目前不存在支付能力问题,但我们不能把财务风险一股脑推向未来和子孙后代。

  因此,该不该把“钱不够”与弹性延退和养老金入市挂起钩来,这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层含义,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钱够不够”与退休年龄和投资体制都高度相关,调整制度参数和提高收益率有利于提高和加强制度的支付能力。对这个话题,我们不应犹抱琵琶半遮面,遮遮掩掩。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提高退休年龄,很多国家都在改革投资体制,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应对老龄化和提高财务可持续性。很显然,提高退休年龄和改革投资体制在我国提出来,也是一项调整制度参数、适应社会发展、顺应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正常改革。寿命的延长是医疗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养老制度支付压力是世界各国福利制度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做参数调整,任凭国家财政来兜底,制度本身就容易丧失自我平衡能力。像欧洲有些国家那样,企业税收负担和国家财政负担都很重,竞争力很差,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纳税人,受损的还是广大百姓。

  第二层含义,完全可以把“钱够不够”与制度改革分开讨论,看成是两回事。以弹性提高退休年龄为例,为满足养老基金的需要而提高退休年龄,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社保制度应该能够促进提高劳动供给,对劳动参与率具有激励作用。劳动得越多,获得的养老金就越多,社会的财富总量也就越多,这个国家也就越富裕。就是说,这个制度是一个于民于己于社会都有利的制度。试想,很多国家人口都在老龄化、寿命在延长、受教育的期限在延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点在后移,如果不相应地、适当地、及时地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那么这个国家与其他改革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就不只是养老金够不够、养老制度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未来前途和竞争力的问题了。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