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中国健康保险如何与健康管理结合?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自2004年中国保险行业成立了第一批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以来,关于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如何结合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就在日益深入,不过时至今日,从行业的内外部评价来看,这两者的结合成效尚难令人满意。

  回顾与现状

  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它指的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资源利用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理论内涵比较宽泛,其具体的实现形式也因此变得多种多样,从健康体检、健康评估、运动健身,到生活方式管理、慢病管理,甚至中医养生等等,不一而足。对于健康保险之所以要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原因,目前业内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来改善被保险人群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降低健康保险的赔付率。

  在国外专业健康保险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入中国之时,有很多概念(如管理式医疗、HMO等)因其包含的内容较广,曾让我们在理解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的结合模式上有所偏差,甚至认为医疗网络管理也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实际上,国外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在对医疗费用支出的控制方面,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首先是对医疗网络或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如诊疗服务和用药审核、特定诊疗服务的预授权制度、医疗机构绩效考评等),审核不合理的费用支出,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来管理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其次就是上面所说的通过健康管理来改善被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所谓的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相结合,指的是后者。

  当然,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中,可以引入一定的激励方式来要求其对被保险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如疫苗接种、健康咨询等)。这从表现形式来看,是医疗网络管理和健康管理合而为一,但从逻辑上讲,对医疗网络的管理和引入健康管理服务是健康保险公司设法控制医疗费用的两种手段,各自拥有不同的专业技术。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健康保险公司在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有实力、被民众所广泛信赖的大型医疗机构)的博弈过程中,仍处弱势地位,利益共同体尚难形成,健康保险公司希冀构建自己可管理的医疗网络体系难度还很大。另外,主流医疗机构的关注点仍在疾病治疗方面,短期内恐也无暇帮助保险公司提供进一步的健康管理服务。

  因此,国内健康保险公司目前主要是通过与独立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合作,以外包服务项目为主,自建服务项目为辅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健管服务。服务项目有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评估、预约挂号、生活方式管理等。

  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内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切实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供给能力还不够;另一方面,健康保险行业也处于初创阶段,如何将健管服务项目整合到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流程之中也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因此,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的结合形式仍较粗浅,健康管理主要还是为展业服务的营销工具,其对于医疗费用风险的控制作用尚不明显,且难以核算健管服务所带来的收益。

  原则

  健康保险公司近几年来在如何整合健管服务的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曾步入过误区,回顾发展的历程,似可以总结出几条基本原则,以作为健康保险公司在选择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时的指引。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