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专家解读:如何化解养老之忧?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商业养老保险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要提前30年或更长的时间进行养老规划,也就是说,商业养老保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下是专家解读如何化解养老之忧。

  老龄化?难点

  养老床位少,保障面相对较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除了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从1950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增长176%,我国同期增长217%。老龄化从5%上升到10%,在发达国家用了40年或更长的时间,我国在20年之内就完成了。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全国老年人口正在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增800万人。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构成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尽管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在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却长期存在: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社保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财政对社保的投入仍显不足,社保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区分不够明确,特别在养老保险上,个人账户“空转”现象严重。

  全国政协委员杨超认为作为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依旧承担着主要的养老职能,摊子大,头绪多,责任重;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仅局限在部分行业和企业,社会化程度较低;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水平仍不高。基本养老保险“一柱独撑”的局面长期存在。“三支柱”发展失衡,既给政府造成越来越大的支付负担和管理压力,也禁锢了养老保障的能力,难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

  总体来说,我国养老服务较为薄弱。据了解,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养老床位少;保障面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

  “就以基础条件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北京市来说,现有养老服务床位数不到4万张,只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8%,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为5%至7%,我国亟待建设大量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互助的养老机构。”全国政协委员景天魁举例说,与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相呼应的是百姓日益强烈的养老服务需求,希望将来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远远多于政府预期。但有限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床位价格和位置等原因,床位使用率并不高,北京2009年的平均床位使用率不足50%,出现了2万多张的空置床位。北京市目前生活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约32万,由于城区的床位少、价位高、机构不愿收等因素,这些需要护理型照顾的老年人难以入住养老机构,而据预计,未来5年将有47万老人需要护理型的照顾。

  此外,北京市政协委员介绍,养老机构的配套医疗服务条件较差,即使有医务室也难于应对老年病、慢性病的日常治疗和康复工作,公费医疗、社会医疗保险等制度尚未完全与养老机构衔接,入住老年人普遍存在医药报销难的问题。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