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传统型养老险 > 正文
商业团体养老险发展态势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团体养老保险,以某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成员(可包括成员配偶、子女和父母)为被保险人(不少于5人),保险人用一份保险合同承保,在被保险人生存至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付养老金的人寿保险。
  “存量移交的年金业务,对保险集团而言,好比是把保费从左边口袋拿到了右边口袋。”某保险业分析人士对记者称,一方面团险保费规模缩小,另一方面企业年金规模上升,年金政策逐渐显现出“替代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专业养老险公司实现的企业年金缴费规模达到了53.57亿元,受托管理资产达到61.37亿元。而在2007年末,其企业年金缴费规模为7353万元,受托管理资产为7353万元。

  跟中国人寿相似的是,平安团险业务转移至平安养老险业务已在2009年平安中报中表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团险业务大部分转给了养老险公司。”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解释。

  环境严峻但仍有空间

  今年商业团体养老险市场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一方面受年金政策影响,传统的商业补充养老保险业务将继续遭受冲击;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央企乃至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利润下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投保团险的积极性。

  “团险市场萎缩,除原劳保部年金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外,团险业务自身结构调整的压力,是导致团险保费规模下降的内在动因。”业内人士称,“盈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团险利润下降的时候,保险公司追求有效益的业务,缩减亏损的团体业务是必然选择。”

  事实上,团险业务保费收入的收缩,也导致其在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不断萎缩。即便2008年团险规模保持扩张的中国平安也不能幸免。2007年,中国平安团体保费在同期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就从10%降至9.7%,2008年该比重进一步降至8.24%。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