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痒收益之前先问费用。每逢降息周期,都是诸如
万能险等储蓄类保险畅销的时节。从此前的降息周期来看,许多银行客户往往被万能险相对较高的结算利率所吸引,从而舍定存而取万能险。不过,万能险和定期存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后者只有利息收入,而无任何的隐含费用,即使是提前兑现,亦不过损失定期利息,而不会损失本金。但是万能险则不同,有着诸多的额外费用,比如购买时有初始费用,若未持有满一定年限,还有不同比例的退保费用,在将这些费用综合考虑之后,万能险相对较高的结算利率是否依然比定期存款收益更高,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投保者必须对此仔细测算之后再做决定--尤其是考虑到万能险的流动性稍逊,绝不适合随时可能需要使用相关资金的投保者。
3.保险并不是安全的同义词。一直以来,保险给予投保者的印象都是"安全"。的确诸如万能险、分红险等传统储蓄类保险,除了实现规定的费用外,一般对于本金是可以做到100%保证的。但是,像投连险这样新型的储蓄类保险,其本质接近基金多过保险,根据投资的市场不同,存在着不同的风险。若是股票型账户或者偏股型账户,不但存在亏钱的可能,甚至股市不好还存在巨亏的可能。然而,以往有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在劝说投保者购买投连险时,以"这是保险,很安全"作为幌子,让很多投保者忽略了个中风险,从而导致了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