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全民健康保险思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现代人大面积出现亚健康病征,抵抗力普遍下降,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投保一份健康险,可以保障人们在治疗疾病所需要的费用。以下是专家论述全民健康保险思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必须改变政府现有“撒胡椒面”式投资方式,应将政府投资集中用于全民健保。

  因为“四一三”模式只能大幅度降低医疗卫生成本,并不能保障所有普通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参得起保和看得起病,因而各级政府应将财政集中用于全民健保(即防病与治病保险)上,而不是到处去“撒胡椒面”。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通过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吸收健保基金生存和发展。

  (五)必须加速医院管理“三个现代化”建设,实现成本与质量的有效控制。

  必须尽快改变目前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普遍既不乐于与不善于成本与质量控制的现状。特别是医院集团管理层级更多,管理难度更大,因而必须加速医院管理“三个现代化”的建设:一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二是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三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

  (六)让经办机构“抓大放小”,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

  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推广应用“四一三”模式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技术,而是体制。因为尽管绝大部分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会以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和长远利益(谁都会因种种原因最终要离开现有岗位,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对任何人都十分重要)为重,但依然会有极少数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说具体点就是不愿意放弃医保统筹基金的审批权。如果采用“抓大放小”的方式:将封顶线以上的大病费用仍由经办机构统筹,而将以下的基本医保基金按人头包干给医院集团,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能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又能让经办机构没有明显的失落感,因为大病统筹基金总额并不少,同时管理难度又更小。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降低体制障碍。

  除了上述配套措施外,“四一三”模式的应用还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否则也会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1+N”是以九江的“四一三”健保模式为基础,以大庆油田的医院集团模式和深圳的三个“不同”一个“自选”模式为补充,以政府集中投资全民健保、“多元化”办医和“三个现代化”医院管理为必要条件的中国全民健保新思路。“1”和“N”两者是相互依存、互助共赢的关系。“四一三”模式离不开多项配套措施,否则“四一三”模式很难发挥作用。同样,多项相应配套措施也离不开“四一三”模式。因为:如果没有“四一三”模式,仅靠行政干预在中国很难建立起更多真正的医院集团;如果没有“四一三”模式,三个“不同”和一个“自选”根本没有存在基础;如果没有“四一三”模式,比公立医院更加强烈的医民营医院逐利欲望会使全民健保基金面临更大风险;如果没有“四一三”模式,即便政府对全民健保的投资力度再大也会成为“无底洞”;如果没有“四一三”模式,医院对成本与质量控制不会感兴趣……。所以,要让中国13亿人病有所医,需要建立中国全民健保制度,而中国全民健保制度又离不开具有相应配套措施的“四一三”模式为其保驾护航。因而,只有“1”种健保管理模式(“四一三”健保模式)+“N”项配套措施(非垄断的医院集团+三个“不同”一个“自选”+政府集中投资全民健保+“多元化”办医+“三个现代化”医院管理+科学、合理操作方法……)=中国13亿人看病不贵、不难。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