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寿险经营模式不适合专业健康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专业健康险进入我国市场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当中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不少挫折。专家表示,寿险经营模式不适合专业健康险。那么,如何建立健康险的经营模式呢?

  4月20日,“2011国际健康风险管理论坛”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探讨了健康保险加健康风险管理的服务模式。本报记者对好人生国际健康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好人生集团)首席执行官汤子欧进行了专访。汤子欧作为健康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曾经参与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的筹备,在健康风险管理和健康险领域均有建树。汤子欧认为,健康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无疑是非常广阔的,然而还必须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在观念上,千万不要用投资寿险公司的模式来经营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

  记者:您肯定非常了解,和人寿保险相比,健康保险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比微不足道,但在国外就不一样了,可见健康保险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您的观念当中,什么样的人最需要健康保险,您能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来说一说吗?

  汤子欧:首先非常肯定,健康保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无论你是哪个消费层次的消费者,无论是否有社保,都需要补充商业健康保险。所以,中国健康保险的市场应该非常大。多年前,麦肯锡和行业协会就预测,在2008年中国健康险就应该达到1500-3000亿元,那个时候寿险是7000亿元。

  但到今天为止,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健康保险在整个人身保险中占比仅为5-6%,离预计的1500-3000亿元规模还有很大的距离。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健康险应该尽快赶上寿险的发展步伐。既然如此,为什么健康保险依然发展这么慢?

  首先就是内因,我们来看保险行业自身。当前,保险行业对于健康险的风险管控能力不够。回顾国际保险行业的发展,从最早出现的海上保险开始,保险业就应该是两手抓:一手抓风险分散,另一手就是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但寿险业务一直较为注重风险分散,在风险管理方面较弱。也就是说两手都抓了,但前者硬后者软。当健康保险出现之后,逆选择的风险性大大增强,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则健康保险没有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谁能控制好风险,谁就获得了发展机遇。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健康保险出现在美国之后,一些结合了健康风险管理的新型健康保险公司迅速崛起。而老的保险公司不能控制风险,在市场上的占比就越来越低。而其中一些后来重振雄风则是走了与健康风险管理相结合的道路。

  此外,还包括人才储备以及监管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