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先生在一名会计,月均收入3000元,吴太太也是一名会计,年税后收入近3万元,两人希望在几年后要小孩,夫妻俩有社保,每月还房贷1500元。根据吴先生的家庭情况,为其制定了以下的理财方案。
原创作者:广州 平安人寿 梁啟康
被保险人资料:吴先生,30岁,政府机关,会计,月均收入3000元
侧重需求:重大疾病保险
保障方案:
客户情况
吴先生,30岁,在沈阳某国企工作,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年终奖金1万元;吴太太(28岁)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年税后收入近3万元,每月家庭总花销1800元。夫妇俩希望在35岁前要个小孩。
吴先生夫妇刚贷款购买了一处价值30万元的住房,每月还款1500元;夫妻俩有定期存款10万元,活期存款1万元,国债3万元;夫妇两人除了社保之外,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尽管现在逐渐有了一些保险意识,但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购买商业保险、买多少。
理财目标
夫妇二人打算在35岁前生小孩,并计划3年内买一辆价值15万元的轿车。
财务分析
整个家庭计划都将随着新生命的到来发生巨大变化,特别需要提早规划。吴先生一家目前的年收入接近8万元,年花销近4万元(算房贷);如果准备要宝宝,势必会增加花销,在5年后吴先生家庭一年的潜在花销会超过6万元。
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家庭的总收入不变,那么每年的盈余可能只有2万元不到了,考虑到应交的保险费和孩子的教育储备,很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吴先生家庭的存款(国债)不多,只能在中短期目标中作出取舍,应该先为宝宝作相关的财务计划,而购车一事可以延后再考虑。
理财建议
第一,学会用货币基金来安排平时的生活备用金。将3个月的花销金额和年内可能动用的资金用来购买货币基金,这样让原来的"活期存款和现金"部分增加大概2%的年收益;货币基金在卖出时,一般会有两到三天的延时提现,此期间可以利用信用卡透支的还款零息时段来从容应对。
第二,开放式基金用认购/申购及定投组合来安排存款及收入。将存款和每月的净收入,多用来购买开放式基金,以平衡型和债券型为主;定期存款到期后可以择机认购新的平衡型品种,这样能节省很大的交易费用,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可能会省下正常费用的一半。
将每月净收入做两组左右的定投,投放平衡型品种以期达到长年的稳定回报,定投这部分基金在10年以后会产生很大的复利回报(按5%预期),既能够达到未来宝宝教育储备的目的,也可以用来应付将来的购车需求。
第三,房贷险为主、重疾险为辅的保险计划。夫妻二人都有正常的社会保障,但趁年轻宜加保重疾型保险,消费型品种即将全面出台,可以在明年积极考虑。
在宝宝出生前,可以投保一份房贷两全险,一方面可以在20年后取出,提前锁定了一部分大学教育储备,另一方面也给投保人做了短期寿险保障,一举两得。
第四,用数据来衡量整个计划是否合理。保险计划中的年缴金额大概在8000元左右,占家庭总收入的10%,暂时不要考虑万能险、分红险、养老险。
扣掉日常费用后(原费用+保险费),暂时不考虑备用金(货币基金)收益的部分,下表中大概可以参照出5年后的流动资产状况,如果基金组合到时能有高过预期的回报,那么吴先生一家还是有可能同时完成两项目标规划的,只不过要宝宝在先,购车在后。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