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农民工的无奈显而易见:养老保险关系不能转移,不能异地累加,缴费比例高,与其守着这样一个“画饼”,不如“先把现钱拿到手”
农民工面对养老保险的担忧,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因素——它不会改变流动的方向,却已经在影响着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老家人听说我的单位给上养老保险,都羡慕得很。不过我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一点都不踏实。”来自辽宁省庄河市高阳镇的郝言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郝言刚现在北京一家三星级酒店做维修工。让他心里不踏实的是北京市关于养老保险的一项规定——必须连续缴费15年以上才能享受到养老保险。
有他这样担忧的农民工不在少数。据北京市一家餐饮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靳先生介绍,他的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为全部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时,50多名农民工中竟然有90%主动放弃。
“农民工本身流动性大,很难连续缴费15年。城乡之间养老账户的衔接也还没有到位。他们情愿先把现钱拿到手。”靳先生解释说。
农民工面对养老保险的担忧,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因素——它不会改变流动的方向,却已经在影响着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为18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9万。这意味着,在全国2亿农民工中,只有不到10%的人有可能享受到“老有所养”的保障。
即使这10%,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数字,一些农民工最终选择了退保。2007年,深圳共有439。97万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退保人数竟然高达83万人,一年中,退保人就把8亿多元企业缴费贡献给了当地社保。
退保农民工的无奈显而易见:养老保险关系不能转移,不能异地累加,缴费比例高,与其守着这样一个“画饼”,不如“先把现钱拿到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