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网销保险存隐忧 只提收益不提风险被叫停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前,迫于“宝宝”们的各种压力,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类宝宝”产品,由被动应战变为主动出击。

  如阳光保险旗下首款互联网金融产品——“摇钱术”,通过朋友圈销售,其预期收益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该产品本身固定为4.6%的年化收益率,另一部分则采取随机“摇取”的方式获得。平安在朋友圈里推出“千万红包大派送”的活动。只要在活动页面点取“领红包”就会随机出现一款赠送给消费者的保险产品。最先在朋友圈发起“求关爱”互助保险的泰康人寿也不断开始尝试新花样,推出“飞常保”。

  虽然打着互联网保险的旗号,但产品内容依然是原有内容,对接的无外乎是万能险、意外险、航空险等,只是玩法变了,通过摇、领、送、求等方式增加了娱乐性。

  网销保险存隐忧“只提收益不提风险”被叫停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线下,网销理财险的资金门槛比较低,但实际上存在缺少保障,风险提示不足,过多强调收益,销售不规范,维权难等问题。更有媒体报道称,去年以来,网销保险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应,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其“只提收益不提风险”。

  对此,保监会网站于近日公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期间偿付能力保持在150%以上的寿险公司才可以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而且须明示保险产品属性,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字样并充分履行风险提示义务。

  不过,在中国经济网记者浏览一些网站的保险销售平台时发现,“稳定收益”“零风险,保本高收益”之类的宣传字眼依然存在,风险提示方面,字体小,很难发现。

  网购保险理性选择建议:抵制诱惑不跟风

  虽然网销保险理财产品实质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体现形式大多发生了改变,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该在清楚地了解本质后再进行投资的选择。

  有专家表示,保险产品功能的最终定位应该在保障上,那些创新的个性化保险产品,以及强调“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有拼“噱头”的嫌疑,建议投资者在购买时还应从自身需求出发,避免盲目追风购买。

  此外,网销保险产品还隐藏着另一层次的风险,即对于理赔范围的界定,因为对此类保险的保障范围有时候很难进行明确的划分。

  中国经济网记者建议投资者在网上购买保险时,应加强对风险的把控,切勿盲目追高,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不可轻信高收益的诱惑而上当受骗。(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