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网销保险存隐忧 只提收益不提风险被叫停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前,迫于“宝宝”们的各种压力,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类宝宝”产品,由被动应战变为主动出击。

  保险业主动“触网”使得保险互联网的规模日渐扩大,网络或正在改写保险业原有的销售渠道。

  互联网对保险的颠覆性“可能比银行还要大”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每1000元人身险保费中有5.3元是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实现的。目前已有47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了互联网渠道销售经营业务,网销年化规模保费共计27.12亿元,占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总收入的0.53%,与2013年全年相比略有提高。

  看起来微增的一个数字,只是亟需膨胀的“保险互联网”总规模的一个缩影,“这说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还处于初创期、导入期,行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保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从开展到壮大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保协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

  不过,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经开始渗入保险业。一组数据可以令保险业对互联网渠道的热情更为具象。

  据日前中保协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达291.15亿元,近三年的总体增幅高达810%;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逾60家,家数年均增长率达46%;投保客户达5436.66万人,三年间增长了5倍多。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曾断言,互联网对保险的颠覆性,“可能比银行还要大”,如此看来,这个断言正在变为现实。

  险企赶时髦聚焦朋友圈玩法不同各有千秋

  过去的一年有很多保险产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赏月险、鞭炮险、爱情险等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不过比起各种噱头的互联网保险理财产品,时下,最热的互联网保险战场要数微信。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目前,包括阳光、平安、泰康等在内的保险公司均将社交性、娱乐性与传播性作为保险产品营销的主要方式,掀起一场朋友圈里的保险保卫战。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