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保险公司今年增加营销渠道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去年以来,财险公司的形势一直十分严峻,很多公司都加快了业务拓展的步伐。以前,大公司可能只需要快步行走就能够抢赢其他公司,而现在必须跑着前进。

  寿险

  在寿险市场上,去年以来,一直都一枝独大的“分红险”仍然受到市场热捧。从寿险市场上来看,一季度,各公司都忙于做到“开门红”,但就云南保监局公布的1—2月的数据来看,事实和预期有点差距。

  不同于大型保险公司在结构上的发展,中小保险公司则是加快了其在州市上的布点。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今年是需要接受考验的一年。一季度的业绩不振更加助推了行业竞争与各保险公司的跑马圈地。

  记者了解到,云南1月实现累计原保费收入25.51亿元,下降2.8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为13.18亿元,微涨0.20%;产险保费收入为12.32亿元,下降5.90%。

  同时,记者注意到,今年寿险公司在农村市场、银保业务等市场的争夺上,大型保险公司和中小型保险公司竞相划分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各保险公司在渠道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代理公司、电销和与地方政府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拓展自己的营销渠道,中小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保险市场的格局重排或已提前开始。

  财险

  中小财险市场份额被挤压

  据云南保监局最新发布的财险公司1~2月保费收入统计显示,18家财险公司中保费仍有一定增长,但增幅并不十分明显,三大财险公司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

  记者拿到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显示,在云南财险市场上,人保财险云南分公司、平安财险云南分公司和太平洋(601099,股吧)财险云南分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未打破,但在市场结构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人保财险云南分公司占绝对优势的格局已打破,市场份额由曾经的85.28%下降到了50%,太平洋财险云南分公司和平安云南分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6%,其他15家公司的市场总份额仅为24%。

  记者注意到,云南今年1月份实现累计原保费收入25.51亿,下降2.8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为13.18亿元,微涨0.20%;产险保费收入为12.32亿元,同比下降5.90%。在财险的保费下降中,财险市场上,中小财险公司好不容易获取的24%份额似乎被三大巨头公司再重新拿回。

  “去年以来,财险公司的形势一直十分严峻,很多公司都加快了业务拓展的步伐。以前,我们这些大公司可能只需要快步行走就能够抢赢其他公司,而现在我们必须跑着前进。”一家大型财险公司云南分公司的负责人感叹,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各保险公司都倾力营销,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电销、网络营销、第三方销售平台等都不断发展。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农村消费力不足等问题仍困扰着云南省财险市场的发展。保监会公布份额数据显示,2009年,云南财险保费收入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总收入的2.43%,云南GDP的1.84%。

  同时,在结构上,云南省财险市场的业务种类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机动车、企业财产和货物运输三大险种上,“三大件”在云南财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在80%以上,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机动车辆保险,并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一业务也是各保险公司争夺的重点所在。

  在这一方面,大地保险则比较明显,大地保险经历了2008年因偿付能力恶化引发的停单事件后,2009年进行了铁腕式整改,为了确保数据真实性,专门聘请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2008年以来的分支机构经营状况全面审计,查找漏洞,对合规经营实行一票否决,并与机构主要负责人绩效薪酬紧密挂钩,提高保费质量“门槛”,抛弃不盈利的业务。

  一财险公司云南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总公司2010年下达的考核任务中,除了保证保费规模外,保单质量、赔付控制经营品质成为更关键的考核指标。不过,在逐渐的发展中,消费者也注意到,从品牌号召力、影响力更大的大型财险公司方面来看,中小保险公司对市场份额被蚕食只能望之兴叹。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不少中小保险公司没有完成一季度的任务。

  此外,在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人保股份继续稳坐市场老大的交椅,但份额减少3.37%,成为三大家中唯一出现市场占比减少的公司,不过,这并未改变三巨头市场份额的整体上升趋势。三巨头中,以平安财险风头最劲,2010年前2月,该公司保费收入大增75.99%,不仅超过人保股份和太保财险增幅,也成为财险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自从2009年7月超越太保财险,坐上财险“第二”的位置后,平安的扩张势头便一直迅猛。

  上述人士也表示,在近十年的市场发展中,中小型财险公司的集体市场份额倒退减少是必然的,随着市场走向规范和精细化管理,对于小型财险公司的影响已经显现,行业内的洗牌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保险公司发力兼业代理

  财险版图上,人保财险云南分公司、平安财险云南分公司和太平洋财险云南分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在市场的扩展上,三大保险公司仍是不遗余力地对整个市场进一步推进。

  从市场的保费收入情况来看,昆明、玉溪、曲靖、大理和红河这5个州市是保费集中的主要地区,而昆明市的保费收入是排名第二的曲靖的3倍以上。昆明、玉溪、曲靖保费收入占全省收入的50%,而怒江、迪庆地区的保费收入仅占全省保费收入的1.52%。

  云南保监局网站显示,今年1月至4月11日,云南保监局共批复了30多家兼业代理公司,多数兼业代理公司都是州市的汽车经销商或汽车维修商。“在财产险的竞争中,各公司除了发展自己的支公司外,另外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发展自己的兼业代理机构销售自己的产品。而在财产险的发展中,车险是发展最好的一个险种,我们将各汽车售后服务发展为我们自己的兼业代理,给予一定的手续费,然后扩张市场。”一财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说发展兼业代理需要我们支付一部分的手续费,但是相对我们自己来说,建立兼业代理的成本是远远小于我们设立支公司的成本。

  据了解,长期以来,车险的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汽车经销商和维修商代理,这两个渠道主导了车险市场份额的80%,可以说是垄断了汽车保户特别是近年来迅速增长的信贷购车客户。而仅仅经过这道工序,一般的汽车经销商就可以获得20%~30%的保费返点,这无形中增加了保户的资金成本。

  为了减少成本上的支出,对于财险保险公司都积极在车险业务上发展电销业务,不过,各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一方面,在云南的发展还需要社会更多的认可。因此,保险公司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通过汽车经销商和维修商进行代理。

  寿险

  大型寿险公司:规模与调结构并驾齐驱

  在寿险市场上,去年以来,一直都一枝独大的“分红险”仍然受到市场热捧。资本市场的动荡也波及到了保险市场,各大保险公司都更加注重自己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进一步发展。

  从寿险市场上来看,一季度,各公司都忙于做到“开门红”,但就云南保监局公布的1—2月的数据来看,事实和预期有点差距。

  从保费收入排行榜上看,前五名中,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仍然以126356.3万元独占鳌头,其保费收入是其他公司的两倍左右。尾随其后的保险公司分别是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新华人寿云南分公司、太平洋人寿云南分公司和泰康人寿云南分公司。同时,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上升幅度并不是十分明显,三大上市公司中,平安保险云南分公司的原保费收入不升反降。

  “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我们的保费收入是好过以往任何一年,我们完成总公司出给的任务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各方面的业务都是以两位数的趋势在增长,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团险业务。”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与云南省绝大多数银行都有合作,银保方面的发展也令人欣慰。记者也注意到,三大上市保险公司日前公布的年报也显示,2010年,中国人寿已赚保费达3180.9亿元,较2009年增15.6%;其中,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2%,首年期缴保费增长31.3%,占首年保费的比重由2009年的25.38%提升至29.76%。在2010年采取了不同的业务发展策略,平安、太保属于扩张型,国寿则更多地侧重结构调整。

  上述人士表示,在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上面,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完成了州市的业务辐射,现在关键的是调整结构,更加注重质量和服务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寿首年期缴保费占比的提高,主要由利润率不高的银保渠道提供,因此,业务结构逊于2009年,尤其是10年期及以上期缴保费收入同比下降了10%。相较之下,中国太保(601601,股吧)保费收入对于银保的依赖度更高,太保去年银行渠道同比增速高达63.3%,贡献占比54.9%,超过个人营销渠道40.4%的贡献率,成为保费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也使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速(22%)慢于保费增速(42%),由于存量业务结构利润率偏低,下半年新业务利润率上升1.5个百分点后达到29.6%。此外,太保银保首年业务中的趸缴收入为326.31亿元,占银保首年业务的比例远高于国寿,接近80%。

  太平洋人寿云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在寿险业务方面,其发展速度也的确慢于财险,在业务发展上是有所发展,但是脚步相对较慢。

  而中国平安(601318,股吧)在2010年继续对盈利能力较高的个人寿险业务的大力推动,对银保规模有所压缩。不仅如此,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37.6%,其中首年期缴占比高达91%。此外,高比重的期缴业务也为其带来了高比重的续期业务,个人寿险续期业务的比重已经高达67.2%,与太保的62.2%相差5个百分点,但二者均高于国寿的42.3%。

  中小保险公司:加快布点速度增加保费收入

  不同于大型保险公司在结构上的发展,中小保险公司则是加快了其在州市上的布点。

  记者注意到,云南保监局的网站显示,自2011年1月至4月,云南保监局共批复了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泰康人寿云南分公司、新华人寿云南分公司和阳光人寿云南分公司四家公司的16家支公司开业、筹建营业部和支公司,其中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筹建4家支公司,泰康人寿云南分公司9家支公司或营销服务部开业,1家支公司筹建,而新华人寿和阳光人寿分别有1家筹建、1家开业。

  云南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1~2月的保费收入比较,除三大人寿公司以外,国寿续存云南分公司、平安养老险云南分公司和人保人寿云南分公司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保费下滑,而泰康人寿云南分公司、新华人寿云南分公司、太平人寿云南分公司、阳光人寿云南分公司和人保健康云南分公司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相对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这些大公司来说,我们现在主要是加强银保业务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支公司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保费规模。”一中小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其渠道发展之中,个险渠道、团险渠道、银邮渠道和专业代理渠道商,中小保险公司发展最好的渠道是银邮渠道。毕竟,银邮代理业务在短期内为公司迅速扩大资产规模、累积客户资源、提升品牌价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注意到,2010年,云南省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18.69亿元,同比增长29.71%,结构持续优化,寿险新单业务同比增长29.12%,续期业务同比增长31.77%,新单期缴业务同比增长27.63%,新单期缴率、新单折标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寿险公司渠道发展齐头并进,其中,个人代理渠道保费同比增长18.98%,团体直销渠道保费同比增长56.63%,银邮代理渠道保费同比增长36.17%,专业代理渠道保费同比增长59.33%,四个渠道业务占比依次为42.29%、12.77%、36.17%及1.98%。

  “在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上,中小型保险公司肯定是没有办法超越大型保险公司。这样,在市场的发展中,中小保险公司也就只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市场,特别是在大型保险公司没有涉足的农村市场。”一家刚开业不久的人寿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银邮渠道迅速增加

  记者注意到,在云南保监局批复的信息中,银邮渠道的批复数量呈现出很大幅度的增加。

  据统计,今年,云南省寿险公司银邮代理业务呈现超速增长,至少有5家公司银邮代理业务占总保费的比重超过80%。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银邮代理业务增速快,占比高,成为云南寿险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现在仍然等待批复的银行还有很多,只要符合条件的银行,在走完一定的流程之后,保监局都会给予批复。

  “由于银邮代理业务高速发展,而银邮代理业务90%以上的都为趸缴业务,从而导致了趸缴业务的占比过高,业务结构不合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在银邮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三高”现象,即“承诺高投资回报、高手续费、高资金成本”的风险也使得保险公司承受了较大的潜在风险。

  “相比较看来,银邮代理业务外部依赖性较强,行业议价能力较弱。一旦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发生变化,银行对中间业务的政策进行调整,有可能引起业务的大起大落。”一寿险云南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银监会和保监会《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监管指引》)对银保业务的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特别是为盲目追求保费规模,恶性提高渠道手续费及销售激励费用。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