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招商银行一份针对高收入人群消费行为的报告指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部分群体对个人可投资资产的风险偏好以中等风险和保守居多(约80%),投资工具以股票、储蓄现金和房地产为主,保险投资所占的比例依旧很少。笔者认为,一方面,一部分人由于自身具有相关的知识和背景,更倾向于回报率较高的投资工具,对现不成熟的中国寿险市场缺少信心;另一方面,更大一部分人则对保险产品及寿险规划缺乏认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70%左右的人表示,自己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财建议,以保证财富的保值增值,同时追求更高品质的健康生活,也更多考虑到家庭整体的未来生活规划。
与这种消费需求相对应的,是寿险产品及服务有效供给的缺失。首先,寿险公司的渠道、产品、服务和管理较为同质化,没有深入的消费群体细分和相应的营销策略,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使产品缺乏吸引力。其次,没有根据客户的消费心理,与之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少数销售人员存在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现象,进而影响了公司和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数高收入人群存在着对寿险公司理财专业性的疑虑,服务的质量是他们尤为关注的,同时,他们也希望能与客户经理建立友好互信的私人关系,而非仅限于交易,这两个方面使他们更倾向于国外的品牌。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我国寿险业的能力和素质还亟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国际化、大金融的背景下,我国寿险业应当及时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为主升级产品和服务,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在“做大”的同时,更要不断追求“做专做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