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迁址深圳后,几大深圳本地股东对生命人寿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显露无疑,一直困扰生命人寿的偿付能力问题也在几家股东的大施援手下得到了有效缓解。截至目前,生命人寿的偿付能力已经上升至200%。
成立于2002年3月的生命人寿,今年已经进入到发展的第九个年头,在经历了人事变化、偿付能力不足等危机后,终于在新一届高管的带领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或许是为了弥补时间上的短板,本届高管已经立下了两年内完成其他公司需要3-5年才能实现的业绩目标,要在2012年底设立1500家四级机构,实现500亿元的保费规模。
“现在是我们最紧张的时期,高管的工作节奏基本上是5+2、白+黑。”杨智呈称。
生命人寿年报显示,2010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3.18亿元,同比增长120%,各核心渠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其中个险同比增长156%,银代新单规模增长138%,新单期交增长359%;市场排名第八,市场份额1.46%,比2009年分别上升一位,提升0.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实现税前盈利。
今年一季度,生命人寿保险费收入为90.78亿元,同比增长173.6%,个险规模保费10.09亿元,同比增长394%;个险标保7.85亿元,同比增长364%;银代渠道72.67亿元,同比增长162.6%;其中,银代趸交63亿元,同比增150%,期缴9.28亿元,同比增422%。
股东密集增资,连续两年盈利,以及高速扩张的经营策略,种种迹象都将生命人寿的下一站指向上市。
但杨智呈表示,绝大部分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走向公众化,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生命人寿还不到IPO的阶段,而是应该通过业务发展、结构调整、品质提升,把公司做得更有价值后,再去上市亮相,找婆家。
虽然否认了上市的计划,但杨透露,公司正在谋划集团化的发展路径。
去年底,生命人寿收到了保监会关于筹建资产管理公司的批文,冰封四年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首度开闸后,生命人寿如愿地拿到了保险业的第十张资管牌照。杨称,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准备就绪,正在等待监管机构的验收,公司成功设立后,将成为深圳市的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据透露,生命人寿去年的投资收益率接近6%。
与资产管理公司并行的,还有生命人寿正在筹备的财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目前上述公司均以寿险公司为主体筹建,今后可能会制定完整的集团化框架。
杨智呈续称,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希望利用客户资源、销售队伍、服务平台等资源搞综合经营和多种服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综合经营成本,提高规模经济的效益。“除了申请牌照外,如何才能走出完整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对每个公司都是重要的,所以我们比较谨慎,速度也不会很快。”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