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保险业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变方式,推动自身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2011年以来,保险业增长有所放缓,行业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要解决保险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还是要深化改革。只有通过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才能不断释放保险业发展的活力。保险业改革的重点还是要向保险市场放权,克服市场化不够的问题,放权也要防止出现市场化过度的问题。保险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一方面要把该放掉的权力放下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促进保险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当前激发市场主体发展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保险业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深化改革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保险业的改革:
一是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这方面改革的重点是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改革,主要内容是前端放开定价利率,把产品的定价权交给市场和企业。后端管住准备金评估利率,推动准备金利率影响定价利率,有效调控、合理定价。此外,我们还将推进商业车险调款的费率改革,按照先调款后费率,先统一后差异的原则,逐步实现车险调款费率的市场化。
二是建立市场化的资金运用机制,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比例限制。比如整合比例监管政策,重新定义大类资产,取消一些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比例限制,鼓励创新保险资金、投资方式,探索股债结合形式,对接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组织机构创新,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业化的融资。
三建立市场化的准入退出机制。准入方面坚持市场化导向,统筹规划市场准入和市场体系培育,实施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分级管理,按照资本金内控和盈利等条件,适当限定新设公司的业务范围,退出方面完善市场退出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建立针对股东、业务人员、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退出机制。
第二发挥保险功能,全力支持经济发展。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一步保险业将深入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努力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是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支持保险公司以股权、基金、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升级版等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建设和重点工程提供长期的支持。在北京我们还要重点支持北京保险产业园区的建设,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探索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等新型竞争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化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二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这包括我们支持中关村的高新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符合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建立专门的科技保险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保险产品服务。
三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探索开展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业务创新。实现以保险促信用,以信用促融资,积极稳妥发展小微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的专项债券、金融产品与相关企业股权,积极开展保单贷款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保险机构发起设立小微企业的投资基金、项目资产计划等。
四是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推广菜篮子工程保险、渔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积极开办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保险业务,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的能力,努力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的分散机制。
五是支持对外贸易投资。推动保险业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投资、运营、劳动用工等方面的一揽子保险服务,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等金额较大的,同时又能够带动国内专利技术和标准产品出口等产品的保险支持以及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金融支持。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经济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强基石和重要前提,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首要对象和支持对象。服务经济发展,包括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拓展我们自身发展空间的需要。保险业将同其他金融业共同携手,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共同创造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美好明天,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