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保险业十年 如何长远健康发展?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险自2002年入世以后,经历了十年的发展,有专家认为这十年保险业的发展,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跌宕起伏。那么,保险业如何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呢?

  十年前,中国保险业正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开放首当其冲。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面对外资保险的强劲挑战,中资保险巨头掀起一场“股改浪潮”,以此增强自身的实力,并陆续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十年间,公司改革不断深化。2003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同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相继实现海外上市。2004年,中国平安成为我国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境外上市的金融企业。2006年,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业,标志着所有国有独资商业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均已完成。目前,全国共有6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通过这些年的深入改革,保险公司经营机制不断完善,经营理念明显转变,资本实力大大增强,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在险企上市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其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也颇受市场的关注。从2003年至今,保监会陆续推出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拓宽的相关政策。

  总的来看,险资运用近十年来呈现逐步拓展的进程。这一进程大体可以分为放开证券类投资到放开创新类投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2006年):为了缓解保险资金收益率过低的困境,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以特批形势逐步尝试放宽保险投资渠道,放开了保险资金对证券投资基金、债券、股票等证券化产品的投资渠道,并确立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体制,保险资金收益随之走高。

  第二阶段(2006-2012年):保监会先后放开了保险资金对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和境外的投资渠道。2010年《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2010年8月,保监会出台《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业界便翘首期待相关规定的配套实施细则的颁布。

  2012年,5月中国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相关问题作出解释,并表示将出台有待完善的业务规则;同年6 月4日,保监会就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拟推出涉及投资领域十个方面的“组合拳”:包括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委托投资、债权投资、股权及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境外投资、融资融券、衍生品、创新产品和托管产品。一周后,13项征求意见稿曝光,至此保险资金运用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随着险资运用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险资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宽将产生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提高资金的投资安全性。险资的绝大部分是养命钱、保命钱,安全性应摆在首要位置。险资运用的政策改革,拓宽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令保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选择自己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风险。

  二是稳步提高资金的投资收益率。随着险资运用渠道的拓宽以及运用能力的提高,使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

  三是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和资金运用余额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