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张敬伟:养老金入市应正确缓释民众焦虑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按照公众理解,姑且称之为养老金入市。目的是为了保持养老金的增值保值。
   10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16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下一步将启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公告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
 
  因为按照现有的稳健方式——购买国债和储蓄,会造成养老金增值率跑不过通胀率的尴尬情况。数据显示,1993年以来,全国基本养老金年均收益不到2%,而CPI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8%。
 
  在此之前,山东和广东两省与社保基金会进行了入市试点,两省养老金的收益情况证明,养老金市场化投资收益远高于买国债和存款。海外经验也可以佐证,社保、医保等带有公益性质的基金,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增值保值手段。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保障这些社会基金的公共效能。
 
  然而公众也存疑虑。
 
  一是收益大风险也高,这是不变的市场铁律。养老金入市,谁能保证一定能够增值保值?市场化的风险责任由谁来担负?对于“养老金支付亏空”这一问题,支持和反对双方似乎都有道理。支持入市者认为养老金入市能够解决养老金亏空的难题,反对者则认为养老金入市也可能立刻带来亏空,导致即期支付都成问题。
 
  二是将养老金投入不确定性较大的股市,带给人们的是心理上的恐惧。毕竟,A股市场去年的大震荡让人记忆犹新,加之制度不健全和监管不到位,有人担心养老金投入这样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会造成一定损失。此外,有些机构和单位,也可能将养老金视为救市的功利性工具,入市自然会引发更多的民众恐慌。
 
  总而言之,公众对养老金入市的增值保值存在诘疑,更为关切的是养老金的安全问题。富贵不向险中求,唯有求稳才踏实,这是普遍的公众心态。当然,这一心态也折射了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性的担忧,以及对市场治理缺乏足够的信心。
 
  还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一是养老金入市要有委托机构,如果委托机构的上市资质存在问题,或者治理机构不健全,尤其是社会公众对其难以监督,养老金交与这样的委托机构进行市场化操作,公众也不放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