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长想法多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安全问题应该由学校保证。但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发生在校园内的伤害事故,学校如果在教育、管理和保护方面失责,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如果事故责任不在学校,学校则不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险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众多学校对于学生险表示欢迎,希望学生能投保商业保险,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有保障,学校也可减轻一些负担。但据我区一位保险业人士介绍,目前我区仍有很多家长不愿为孩子投保学生险,一部分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宽裕,另一部分则是对未成年人保险意识的淡薄或存在误区。家长王女士认为,“一年50元保费,也就一管口红、一瓶油的钱,给孩子买保险值。”而家长秦女士则愿意买学生险,但是手续烦琐,一年一保,又使他们“望而却步”。市民田先生心存侥幸道:“孩子只要看护好,一般不会出事,买保险没有必要。”
以争或弃?群雄难抉择
据我区保险业内人士分析,学校统保统作的销售模式取消后,无疑降低了保单份额,增大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但学生险市场毕竟很庞大诱人,谁也不会轻易放弃。
对于长期经营学生险的寿险公司,竞争激烈、市场缩水,都给他们造成很大困扰,而学生险赔付率居高不下,更成为“头疼事”。一位寿险公司业务员称,9月份本应是投保高潮期,但诸多寿险公司却只能蹲坑守点,一个学生一个保单,挨家挨户推销,成本大幅度提高,业务量却几乎萎缩一大半。为此,一些业务量较小的保险公司几乎难以盈利,已无心“恋战”。而有实力的寿险公司却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一方面在宣传、促销手段等方面积极努力,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风险,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大份额。
与寿险公司不同,我区财险公司却表示出积极参与的态势。据了解,财险公司去年才开始经营短期人身意外险,销售模式的改变,反而是他们的一个机会。只要谨慎经营,努力规避风险,学生险仍有很大潜力。为此,一些财险公司把学生险当作进入寿险市场的突破口之一。
据调查,由于学生险工作难度增大,2005年银川市约有12万名学生得不到商业保险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保障问题,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促使学生险有序健康发展,一位保险业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同时拓宽学生险销售渠道,如在学生家长自愿基础上允许有关部门组织投保等。此外,学生险还必须增加险种内涵,提供更符合宁夏实际的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