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投资连结险 > 正文
买保险是花钱还是投资理财,需看清再下手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很可能获得的收益少之又少。而且,如果中途出险理赔,则保险责任终止,投保人也只能获得理赔金。推销人员在对待该问题时,往往含糊其辞,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需咨询清楚。
  陷阱二

  夸大投资收益率

  目前,理财产品说明书所称的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从字眼上看还是有一定的误导作用,预期收益也可解释成到预定的日期能获得的收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销售人员为吸引市民投保,会刻意夸大保险产品投资收益,或通过文字游戏塑造高收益假象,消费者应该注意避免被误导,而避免被误导的关键就是不要盲目看重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其实,除万能险外,投连险、分红险两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都不保证收益率,实际收益水平并不是固定的。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投保特别提示书,并且还要明白保险的主要功能仍在于保障而不是投资,要理性看待保险与储蓄的区别。

  陷阱三

  满期收益必须到期

  一些保险产品确实有固定收益,但却是合同到期后的满期金收入。一般来说,如果投保人因急事需要提前退保,则拿不到满期金,只能按照保险公司的保单现金价值获得补偿,而这部分金额往往较低,越早退保保单现金价值越少。很可能获得的收益少之又少。而且,如果中途出险理赔,则保险责任终止,投保人也只能获得理赔金。推销人员在对待该问题时,往往含糊其辞,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需咨询清楚。

  陷阱四

  存款变保险

  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人投诉,自己到银行去存款,结果存款却变成了保险。当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却无法拿回,如果解除合同,将承担较大的本金损失。这类案例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他们特别相信银行,进而轻信银行的工作人员;基本掌握家庭的经济大权;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专家建议对于别人的推销应慎重为好。

  专家表示,保险产品的本质还是保障,投资只是附属功能,而且相对于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保险的收益不会很高。首先,保险的霸王条款要看清,不要不看合同条款就签字;其次,一些不能理解的条款还是请律师看看,很可能这些条款中蕴藏着“玄机”;再次,不要听保险公司业务员避重就轻的介绍,不懂就要问清楚;最后,买保险时一定要选择口碑好的保险公司,不要盲目购买。

  ■业内点评

  产品本无罪诚信价更高

  银行保险理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只是投资型保险拿到银行去代卖,是保险业通过与银行、邮储、基金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那么对于保险理财本身,我们该怎样看待呢?

  其实,保险公司在银行卖保险,就像基金公司在银行卖基金一样,并不存在本质上的错误。保险业通过银行推广了自己的产品,银行通过保险增加了不菲的中间业务收入,对于理财客户来说,银行保险理财也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理财方式,只要推销人员能够按照规范提供全面透明的理财产品信息,推销适当,那么这个产品则是一些理财人群的合适之选。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一定经济收入,却又管不住自己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投资理财,一方面可以强制自己攒钱,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积少成多,一举两得,不失为一个好的理财选择。当然,如果把这款产品硬性或强制推荐给一些不适合的群体,那就有点不厚道了。

  部分销售人员为吸引市民投保,会刻意夸大保险产品投资收益,或通过文字游戏塑造高收益假象。这也造成了银行理财受热捧、保险理财遭冷落的局面。在百姓眼中,银行理财与保险理财也有了天壤之别。对此,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在推出一款理财产品时在宣传它积极的一面同时,还应该着眼于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如果排除欺诈、隐瞒等人为因素,保险理财产品既能理财也有保障,投资者何乐而不为?(来源:张家口新闻)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