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杭州首推“治未病”健康干预基本目录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治未病”词语见于《内经》多篇论文,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2012年元旦前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经反复论证,杭州市在国内首次推出可供各地借鉴的《中医“治未病”健康项目基本目录(推荐稿)》。

  2012年元旦前夕,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该市拱墅区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帆领衔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探讨》进行评审。该课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经反复论证,在国内首次推出可供各地借鉴的《中医“治未病”健康项目基本目录(推荐稿)》。专家认为,这是一项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实用性的优秀中医药科技成果。

  名词解释:“治未病”

  “治未病”词语见于《内经》多篇论文,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治未病”理念的发展

  其实早在2010年,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针对社区中医“治未病”较为薄弱的问题,设计了由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机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进模式,即“和睦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注和肯定。该模式为中医“治未病”研究的上篇,即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工作模式;2011年的课题为中医“治未病”研究的中篇,就是在完成上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探讨》课题,通过文献调研手段,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做综合性分析,并梳理为10种类型:即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食疗的应用;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武术健身法的应用;膏方的应用;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以及“治未病”的康复方法等。

  研究提示,目前用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较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众多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缺乏统一管理,使得这些方法分散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而且对这些干预方法的效果尚缺乏权威的评价和论证。

  研究指出,当前亟待通过科研手段,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和现代预防医学理论,对现行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梳理、分类和排序,提出系统而又规范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形成一份类似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医“治未病”基本推荐目录。

  此课题向全国96家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征集已实施并行之有效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接着从征集到的200项干预方法中筛选出164项,再次组织试点单位的相关专家共同评审遴选,最终形成了包括116项内容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项目基本目录(推荐稿)》。

  研究提出的对策与建议为:应从国家层面对现行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进行规范化整理和科学化确认,从而形成一份能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治未病”专业人员参考应用的权威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项目基本目录》,切实改变中医“治未病”实施项目无序的现象。

  鉴于中医“治未病”的专业性、学术性强,国家和省、市、县均应逐步建立中医“治未病”专家团队,对“治未病”工作,由专家团队具体指导。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性研究,为此,研究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对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进行社区实践研究。

  此外,还应把中医“治未病”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尤其对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医“治未病”项目要加大宣传与推广应用的力度,促使其惠及更多的人群。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