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中高收入人群会提前规划养老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险专家认为,完善的养老保障应该由30%的社会养老保险、30%的企业年金和40%的个人理财养老组成,建议个人在享受社保的同时积极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来维持老年生活品质。调查显示,中高收入人群会提前规划养老。

  调查目的:根据市人口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成都市总人口在2008年底已接近1125万。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成都市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进入老龄社会。成都市人口老龄化不仅呈加速发展趋势,还呈现出高龄化的趋势。因此,“养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成都市民特别是中高收入人群对“养老”持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相信“养儿防老”的说法吗?他们的养老规划可能呈现什么样的新特征?带着这些疑问,神鸟数据把目光投向了这部分群体。

  调查结果:养老趋势

  超过四分之三的年轻人提前规划养老

  对于父辈们来说,许多人可能是到了退休后,才会去考虑养老的问题。但调查数据正在颠覆这一传统现象:提前规划养老的群体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这群年龄在三四十岁的中高收入人群中,已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提前考虑养老问题。

  “现在就该考虑养老问题。”这是76.8%的受访者投票选择的答案。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压力越大,因此就会有更多的家庭提前在养老方面规划。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在10万~30万的家庭中,认为养老“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为78.4%,高于家庭收入30万以上的家庭13个百分点。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36~40岁人群中认为“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最高,为25.9%。

  而数据显示: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最大,为86.4%,只有一个子女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最低,为75.2%,无子女的受访者中,此比例为77.5%。

  出于上述考虑,目前已经有不少中高收入群体着手养老规划,而且规划方式呈现多元化。数据显示,以“养老保险”这一方式进行养老保障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7.7%。此外,表示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银行存款”、“购买金融产品”养老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72.2%、59.3%和56.8%。

  不难看出,除养老保险、银行存款等传统的“存钱”方式外,高收入群体养老规划呈现多元化趋势,表示通过购买固定资产和金融产品进行养老规划的受访者比例均超过一半。那么,这个群体每年在养老规划上支出多少钱?九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年在养老规划上的花费在5万元以下。

  而且,大部分人多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一套养老规划。调查数据显示,92.0%的人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规划,只有不到一成的受访者,是在理财师建议下进行养老规划。

  研究发现:观念转变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养老

  为何从30多岁开始,就在提前考虑养老了呢?调查报告深入研究发现,原来,近九成中高收入人群,已不信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宋朝的陈元靓曾经在《事林广记》中收录了两个词条: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两个形容市井生活的词语在民间流传甚广,并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被视作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养老方式。

  但是,在1200份调查样本中,有89.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信奉“养儿防老”的观念。家庭收入越高,“养儿防老”意识越淡。年收入在10万~30万的家庭,有11.4%的受访者信奉“养儿防老”。年收入30万以上的家庭,只有7.7%的受访者信奉“养儿防老”。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