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试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前景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长期以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作为既有保险功能,又有补充社会养老保障作用的商业养老保险,其大力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抓住市场机遇,研究并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一、目前商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具体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内部对市场反应不灵敏,至今还未真正认识到养老保险市场的潜力,没有制定实质性的办法;二是由于人们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揽社会养老的思想影响,至今依赖国家和企业养老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所以自我保障意识比较淡薄。

  2.业务发展缓慢。虽然从1984年国内就开始办理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滞后,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在保险中所占份额微乎其微。

  3.销售服务问题。首先,是险种单调老化,适应性差,缺乏吸引力,缺乏创新。其次,是宣传动员和推销服务跟不上,经营管理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发展的新形势。

  二、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有利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客观上已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供和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6898亿元,为1996年67700亿元的1.7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46元,为1996年5504元的1.64倍;全国财政收入21691亿元,为1996年7366.6亿元的2.94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城乡人民生活显着改善。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元,为1996年4838.9元的1.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2.2元,为1996年1926.1元的1.36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3617.7亿元,为1996年38500亿元的2.69倍;人均储蓄存款达8018.27元,为1996年3130元的2.65倍,城乡人民收入和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国家加快了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三个方面保障体系的步伐。国家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日益重视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于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降低企业养老统筹保险的比重,加大商业补充保险比重的决定,这无疑是一个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历史性机遇。

  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96%,据预测203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3.1亿和4.68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欧美各国的速度。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人口赡养率的大幅上升,一方面给社会养老问题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三、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以上有利条件的分析,可以说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是一个拥有l2亿人口的大国,这就是最大的市场潜力。2003年,我国总人口为12.9亿,其中城镇人口5.2亿,占总人口的40.5%;农村人口7.68亿,占总人口的59.5%。如果按照人口平均递增速度,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乡人口可达l4亿。我们如果按2003年城镇人口30%投保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人均月交费60元,乡村20%投保,人均月交费30元来测算,那么,2003年全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可达1685亿元;如果2010年城乡投保率达40%,人均月交费50元,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就可达3360亿元。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