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太平系养老与资产投资整合背后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期,不少保险业人士发现,太平养老险公司发生了些许变化——太平养老已和同属太平系的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了投资业务的整合。秘而不宣的整合,令敏感的同行们立即揣测起来,太平养老和太平资产间的整合以何种方式进行,是否“出轨”,整合又是为了什么?

  应对压力

  虽然太平养老和太平资产投资业务依旧独立,但业内人士认为投资队伍整合后,还是会产生很多类型的合作,必定会给两家公司都带来协同效应,有的可能会打打资格监管的擦边球。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既然在一起分析市场研究策略,如果两家公司在某些投资动作上一致,虽然资金没有放在一起,也可以有规模效应,实力和投资效果更会改善。”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太平养老管理的资产近240亿。但08年单年业务量数据显示,太平养老前进步伐趋缓。

  对于速度放缓,太平养老总经理杨帆去年年底曾表示:“太平养老将来不会将扩大规模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而是将会盈利能力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位养老险市场的业内人士认为,太平养老势头的下降是受限于几个方面:“缺少账户管理人牌照,在做业务时必须要找一个合作方,受限制;投资力量不足;业务拓展较慢,目前的据点在上海、北京、东北,而泰康养老去年申请了6个分公司。”

  因为企业年金业务四个角色的分布不同,现在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三家同时有受托人资格和投资管理人资格;国寿养老、泰康养老两家有受托人资格;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则有投资管理人资格。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牛市大家业绩都好,但到了牛转熊的时候,投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去年各个投资管理资格公司的投资业绩分化非常明显,年金组合之间的收益分化也很明显。这时候专业的投资团队就显现出优势,而养老险公司内十几人组成的投资队伍要管理几百亿的资金就略显吃力了。

  因此,提高投资能力被认为是太平养老需要并且正在强化的一个方面。

  太平资产的压力则来自于管理的资产规模太小。“市场不好使企业回到一个朴素的原则,选择管理资产规模大的投资机构,因为投资团队、投研人员多,交易的规模大,抗风性能力比较强,在08年这种弱势环境中表现会好一些。”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说。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