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3名儿童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事件,在经过公安部门依法对“摔倒太婆”蒋某及其家人处罚之后持续发酵,“摔倒老太”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每次都下跪喊冤,事件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老人跌倒在街头,扶还是不扶?这是个问题。汉姆雷特似的问话复制在此时此景,更像一个凝固了的苦笑,定格在一次次路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画面。
就在此时,北京市宣布“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将在年底推出,这个险种不受年龄和户籍限制,在北京生活的50岁以上的300万老人都可以参保,上不封顶,100岁也可以投保。年度险费每份15元,保险期限一年,一个人最高可购买4份。北京约7万低保、“三无”、失独等老人,其保费将由政府买单。保单生效后,老年人坐公交、地铁、逛公园、做志愿者时意外受伤都可以理赔。北京市民政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讹人现象”的发生。
尽管网络上对于这个险种能否“抑制讹人”争论得热火朝天,但无论如何,这个消息还是应该让百姓竖起大拇指,为其点成千上万个“赞”。我们知道,由于风险大,目前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商业保险几乎是空白,所以如果北京生活的300万老人都能拥有“意外险”,确实是社保与商业保险联手达成的多赢局面。北京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员“抑制讹人现象”说法也是想借此说明,老人面临风险后应有更好的保障,而只有社会提高和完善保险救助的水平和额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讹人现象。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老人都能从价廉物美的商业保险中获得意外后的保障,确实有助于化解社会保障方面的多种难题。但是,一个保险险种能够担起化解社会信任危机的重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