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为何同质化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产品数不胜数,但却缺乏代表性、缺乏鲜明特色。对此,陈佶认为主要原因出在产品设计理念上仍旧遵循渠道导向而非客户导向。“即使许多保险公司有产品开发部门评估客户需求,但实际上,最终决定权经常掌控在渠道方面。因为渠道的销售能力低,只能销售简单产品,使容易营销的产品变得更加流行。”他说。
另外,陈佶认为,相较北美的保险公司而言,中国的保险公司在平衡诸如定价、理赔管理、新客户的吸收和老客户维护的费用管理以及财务目标方面缺乏经验,加上法规要求以及资本市场限制,使得定价过程变得更加同质化。“以如今基于大众销售的方法和无差别、简单产品的行业运行模型,应对今后的主流客户群是不适合的。”在陈佶看来,如何缩小这其中的差距是寿险行业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费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反应来看,大公司似乎比小公司推出新产品要慢一些。但陈佶认为,大企业在开发新保险产品上更有竞争优势。其理由是,保险作为资本密集型业务,企业的大小和规模意味着巨大的优势。比如,大型险企能利用已有的大量客户基础、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大规模的分销渠道来增强市场渗透。当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可大大削减固定费用。与此同时,大公司通常有更先进的定价模型、丰富的研究经验和风险管理工具,这是保险产品定价的重要优势。此外,投资方面的专业程度也是区别大企业与小公司的重要指标。
那么,小公司能与大企业竞争吗?“很难,但并非不可能。”陈佶说,“比如,小公司需要开发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客户服务,他们也可以专注于被大企业忽视的细分市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