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固定收益和渠道优势
从门槛上来看,保险机构准入门槛由“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最近12个月偿付能力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降低为“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据证监会发言人透露,目前有14家保险资管公司符合证监会对于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门槛规定。
与券商、私募两类进军公募的机构相比,保险被认为是公募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
国泰君安保险行业分析师彭玉龙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险资产管理的公募业务规模逾1.34万亿元,市场份额保守估计可达到10%以上。
与券商、私募相比,保险机构在营销渠道、投研实力上都具备一定优势。另外,保险机构的强项是在固定收益业务,近两年基金公司从保险机构挖了不少固定收益人才,进入公募业务后可能也会以固定收益业务作为突破口。
北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险开展公募业务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设立子公司,二是直接开展。“可能设立子公司比较好,这样比较规范也便于监管。”
“不过,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获准发行资管产品,预计资管产品更快,因为成本比较小。”该人士指出,如果做公募产品需要按照证监会要求搭建系统、框架、人员等,成本并不小,也需要一定时间。
据悉,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三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股票、债券、基金型资管产品,目前已按《通知》要求获得保监会备案。(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