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深度评论 > 正文
监管部门整治销售误导,寿险公司退保率或已见顶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退保现象会不会持续?对此专家指出,由于今年投资环境好于去年,各寿险公司退保率应已见顶。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今年要将防范退保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并对出现销售误导的公司采取高压态势。随着各保险公司纷纷要回归“保障”业务,保险业退保现象应该不会继续恶化。

  当销售误导和投资收益下降叠加,保险业退保现象开始浮出水面,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集体退保事件。四大上市保险公司年报显示,太保寿险、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人寿2011年退保金额分别为95.88亿元、365.27亿元、44.07亿元和150.47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13.6%、42.05%、15.48%、95.16%,形成一波“退保潮”。

  退保现象会不会持续?对此专家指出,由于今年投资环境好于去年,各寿险公司退保率应已见顶。监管部门已经明确今年要将防范退保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并对出现销售误导的公司采取高压态势。随着各保险公司纷纷要回归“保障”业务,保险业退保现象应该不会继续恶化。此外,税延养老险有望在今年破冰,也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健康医疗以及养老保险等中长期保障类产品。

  整治销售误导

  原本要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却稀里糊涂买了银行保险产品。在近期部分城市出现的集体退保事件中,银保产品的销售误导——投保人误把“保险当作存款”成为“导火索”。“当时购买时就是一种储蓄替代产品进行的,当发现收益不如银行存款时,消费者就会选择退保。”保险公司人士称。

  “两年前到银行原来想把工资存成定期,但现场驻点业务人员让我买成5万元的分红保险,并称收益将超过同期定期存款利息。但现在两年下来,拿到的收益还不如存银行,如果要退保的话,还要扣几千元。”张先生说。

  寿险销售误导主要集中于银保业务员片面夸大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不充分说明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销售误导问题的积累和行业投资收益率的下降,致使2011年寿险退保率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退保率接近2007年高点。保险公司人士分析,由于去年资本市场收益较差、加上大量其他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出现,导致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也是退保的原因。

  在新华保险公布的年报中,2011年退保金同比增95.16%,达150.47亿元,是其净利润的5倍。年报称,退保上升主要来自一款2006年开始大规模销售的分红型两全保险产品,由于该款分红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在第5年末超过保费本金,同时基于目前国内市场的升息环境,导致部分持有该产品的客户选择在第5年末进行退保,因此2011年以来退保金有所增加。

  从产品结构来看,2011年退保集中发生在银保渠道销售的3年期和5年期等短期分红险产品上。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