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四大险企3月保费收入企稳 银保销售比重减少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2013年的第一季度过去了,各大保险公司也交出了成绩单。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大险企3月保费收入企稳,银保销售比重减少。

  行业人士表示,银保渠道的扩张曾经拉动寿险保费的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保险纠纷,目前监管部门为这一渠道紧急刹车。未来银保销售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减小。

  险企拉升保费策略各异

  尽管在“银保新政”的影响下,寿险业经历了长达3年的“阵痛期”。不过,在市场主体的不断调整中,逐渐呈现回暖态势。其中,险企在带动寿险保费回升方面,可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4月初,新华保险在银保渠道推出 “精选一号”两全保险 (万能型),将不低于90%的资金投资于特定创新金融产品项目,项目每年预期收益率不低于5%(其4月公布的结算利率显示为5.25%)。而早在去年8月,太平人寿就曾将“南水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作为附加险进行销售。不同的是,“南水一号”深耕于个险渠道,并以此带动主险 “盛世金享”终身寿险的销售(该款产品上市以来结算利率维持在5%左右)。

  行业分析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部分险企通过资产导向型产品以带动寿险保费回升。事实上,资产导向型产品的运作与信托产品较为类似,对险企的价值贡献较为有限。不过,太平人寿将其作为附加险以带动主险销售的做法,使得保费与价值得以同步提升。

  不过,对于主力险企来讲,真正的保费复苏,依旧要滞后于投资向好。从近期银行业发布的数百款理财产品来看,1年期以内理财产品收益率上限维持在4.2%~4.4%左右,而主要万能险结算利率则在4%以内。

  行业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从长期来看,险企的经营还是要做到风险和资本的匹配,尽管项目挂钩型产品“期限短、规模小、收益高”,解决了资产久期长期低于负债久期的矛盾,也使保险变为信托或通道,小公司或许可以通过价格战抢占一时的市场,但是长期的优势却需要持久的资本金输入支持才能达到,因此坚持保障本源做深价值获取资本回报才是长久之计。(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