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与保险的情感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险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认真对待保险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一定要谨慎、仔细地选好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一款。这是一个保险客户的心得体会。

  我不奢求金卡数张,只求通过自己的合理安排,当需要用钱解决问题的时候

  兜里的那点儿钱够用即可。我那为数不多的钱除了开销基本生活费用以外,我会分成不等的数额进行分类储存,其中一种就是我相信能够给我化解风险,保障我今后基本生活的保险。“保险,就是有钱时给自己攒点儿钱,没钱时一定让自己有钱。”这句话前半句看上去轻松后半句看上去舒坦,很是符合我的生活理念。

  第一次接触保险是几年前陪朋友马姐去中国人寿退保,那时马姐购买保险仅一个月,退保原因是发现自己所购买的保险跟自身对保险的需求背道而驰,业务员卖给她这款保险时夸大功能,没有讲清楚其保障……那时我对所谓的保险条款还一无所知,记得进到一个有很多坐位的会场后,马姐跟一个业务经理在那里激烈地争论了很长时间,业务经理对马姐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一边旁听的我被一些专业词语搞得云山雾罩。业务经理的解释在我听来十分有道理,但其中也很有强马姐所难之意,虽然当时马姐一再强调她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保险,但业务经理还是一味地强调这款保险如何好。我很是佩服业务经理那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死人都能说动心的销售口才,但对他执著于一款不顾客户需求的强迫式推销至今想不明白,唯一能够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当时马姐说的:销售这款保险业务员的提成高。不久保险公司给马姐退保了,但她首付的3700多元,仅仅退回来了400多元,这件事让我对保险多少有些望而生畏。

  后来,我还成了一名保险客户,并和几个保险业务员成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得知了很多关于保险的故事。了解到很多客户对保险的不满都是因为业务员的“佣金效应”和保险公司的某些“政策”所致。

  朋友告诉我,各家保险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冲刺一款险种时,都会给业务员非常丰厚的奖励,大到国内外游,小到数目不等的奖金。有了政策激励,业务员自然会想方设法找一些听上去非常诱人的名头,不管客户实际需求的去推销。例如他们在做某款储蓄类分红险种时,会按照客户的年龄层次做出不同的计划书,从幼儿园到大学年龄段的孩子,就说是给孩子做教育基金;到差不多结婚的年龄就说是婚嫁准备金;遇到老年人是他们最高兴的事儿,因为老年人最好“忽悠”,看到去银行存定期的老人,守在银行大厅的保险推销员们就会热心地围上去,嘴里甜甜地叫着大爷、大妈,手上勤快地帮着拿笔拿纸填单子,然后很自然地开始说服工作:“把钱存进保险公司会比银行收益高,银行只是基本利息,而保险公司有分红,而且是复利计息,还有终了红利等……”其实,他们所讲的分红连他们自己都没有谱儿。对此,我作为一个保险公司的客户,总有一种被人算计的感觉。

  今年3月28日,我接到新华保险业务员来电:“保监会下文,4月5日以后未成年儿童就不能买保险了。如果你经济允许赶快给你家孩子买点儿保险,以后孩子再要买那就是18年后的事了,但那时同样的保额保费会是天壤之别,而且3月28日是最后一天交单……”当时我真急得够戗,几乎是拜托她一定在下午5点之前来一趟我家,帮我家孩子再买一些保险,在她殷勤地关照下,我给孩子买了10万元的保额。

  然而到4月3日那天,另一个新华保险业务员的电话响了起来,还是让我给孩子买险,我吃惊地问她现在小孩不是不能买保险了吗?那个业务员的回答让我对之前抢单成功的得意感顿时消失。她告诉我:“你当然还可以再买呀,保监会规定的只是被保险人在未成年时发生死亡,保险公司赔付不能超过10万元。”我立马儿上中国保监会的网站上查看,发现自己还真是被忽悠了。保监会发文的内容是:“从2011年4月1日起,对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在被保险人成年之前,各保险合同约定的被保险人死亡给付的保险金额总和、被保险人死亡时各保险公司实际给付的保险金总和均不得超过人民币10万元……”看来真是无利不起早,没有莫明的关心,我对保险业务员蒙骗销售技法反感至极。

  其实,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就是给自己选择了一份保障,也是“有万一发生”以后最大限度缩小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间偏差的最佳途径。但不是任何一款保险都是老少皆宜的,保险那些生硬的专业条款,如果没有业务精通、职业操守良好业务员的解读,客户很难给自己量身定做适合的险种。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