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拿“死”房子换“活”钱来养老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张叔和老伴王阿姨(均为化名)在北京正式签订幸福人寿以房养老产品“幸福房来宝”投保单。6月初,前两个月养老金近2万元汇入他们家庭的户头。
  人死了,钱还没花完,张叔绝不会让这“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4月10日,张叔和老伴王阿姨(均为化名)在北京正式签订幸福人寿以房养老产品“幸福房来宝”投保单。6月初,前两个月养老金近2万元汇入他们家庭的户头。
 
  6月末,张叔爽快地接受了《中国保险报》的采访。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来到他居住的北京西三旗某小区,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居民小区,路两边密密麻麻停满了私家车。
 
  见到张叔和王阿姨,记者大吃了一惊,两位老人非常时髦,已经70岁的张叔穿了条大花裤子,68岁的王阿姨穿了条蓝白条紧身条纹长裙,一双3厘米的高跟鞋将身材拉得笔直修长。
 
  “这边请,这就是我家了。”穿过车流,顺着张叔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栋6层小楼出现在眼前。按照“幸福房来宝”产品合同约定,两位老人正是将自己居住的这套唯一住房反向抵押给了幸福人寿保险公司。
 
  张叔领我们坐电梯上楼进门,尽管家具有些老旧,但屋子被收拾得井井有条,随意摆放的鲜花和小工艺品,让家看起来非常温馨。“房子三室一厅,南北通透,80多平米,我们老两口够住了。”张叔说。
 
  孩子和房子
 
  2008年,张叔和王阿姨的独生女患病不幸去世。街道格外关心这类失独家庭,为辖区内的失独老人建立了一个叫“心灵家园”的群,还专门在小区找了间大房子,经常组织老人们在这里唱唱歌,搞点娱乐活动。当然,也会鼓励老人间相互倾诉开导。张叔经常被选为代表发言。
 
  “我经常劝他们,要想开一些,不要把自己越套越紧,孩子已经走了,不能老活在阴影下,生活总还得继续。”张叔说,“我们要好好活下去,女儿应该也不想这么早见到我们。”
 
  “有的老人是真想不开啊,孩子去世后,房间维持原样,动都不让动一下。我也想女儿,梦里也会与女儿相遇,我早上起来也会跟你阿姨说说,我们不避讳这个。”张叔说。
 
  “女儿一直活在心里,深深地埋在心里的某个角落里,但我们不会总掀开伤疤来看。”说到这里,王阿姨眼眶红了。
 
  2014年年初的一天,张叔收到街道通知,说一家保险公司在搞“以房养老”项目推介会,因为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类产品的报道,张叔心动了。2014年2月28日,在北京温特莱酒店,他第一次倾听了幸福人寿前董事长孟晓苏对“以房养老”的理念介绍。通过孟晓苏的一番陈述,他明白了,简单来说,“以房养老”就是让“死”房子变成“活”钱。
 
  “当时我就特别认同这个产品,现场我就在心里拍板了!”张叔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和你阿姨每月退休金不到7000块钱,如果抵押了房子,我们每个月可以从保险公司领9000多块钱,比我们俩的退休工资还高呢。”
 
  张叔说:“在我们有生之年可以住在自己家里,还能领到钱,这款产品非常适合独居老人。我们一辈子节约,到老了也该享受享受了,计划把家电换一换,这不,刚把单杠洗衣机换成了滚筒的。也别老买什么成堆的苹果了,现在我和你阿姨都去超市买好的大苹果吃。”
 
  今年,张叔和王阿姨计划去趟香港和澳门。“还没拿到钱时,我们就开始计划了,打算到没去的地方走走,今年先到近点的地方练练。”王阿姨幽默地说。
 
  由于没有孩子和其他继承人,张叔和王阿姨决定将房子遗赠给单位,即在两位老人百年后,若张叔单位不赎回房子,幸福人寿即获得房子处置权,处置完并偿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后,房子的剩余金额将全部归于张叔的单位。
 
  事实上,并非只有失独老人才青睐这款产品。截至目前,已有12人(或7户)在幸福人寿投保了“幸福房来宝”产品,其中孤寡老人1户,失独家庭1户,空巢家庭1户,有子女家庭4户。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