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黄险峰也参照上述文章作者的两个模型,给大家算一笔账。第一个模型是“静态”的情景中计算养老保险金的投入和收入。
按照规定,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的构成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以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按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基础养老金由共济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在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支取完毕后,由基本养老保险共济基金支付。
目前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320元,这也是非深圳户籍参保人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的“最下限”,我市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4000元左右。按此计算,一名参保人以1320元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费,每月缴纳的费用是1320元×21%=277元,缴费30年共缴纳将近10万元。其中,进入共济基金的约6.2万元,进入个人账户的约3.8万元。经过计算,该参保人60岁退休时每月可拿到的养老金是约1024元,这样算下来,不到10年即可“回本”。
养老金能否跑得赢CPI?
如果按照上述文章作者计算的第二个模型,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养老金能否跑得过CPI?黄险峰说:“养老金不仅与参保人个人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挂钩,还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挂钩。1995年以来,我市每年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参考的因素包括我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物价因素等。2005年以来,我市数次较大幅度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近6年我市平均养老金翻了一番,每年平均养老金的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上,从增长的幅度看,高于CPI,是跑赢了的。”
“目前我市正在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中,之前每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基本都不超过10万元。”黄险峰说,“但现在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是3000多元,这样算下来3年个人拿到手的养老金就超过10万元。”
此外,对于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也由养老保险基金按月缴交基本医疗保险费。根据规定,退休前具有本市户籍,由市社会保险机构按月支付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以其月基本养老金为缴费基数,由养老保险基金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按月缴交基本医疗保险费。随着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医疗保险费缴交的基数相应提高,因此其社会医疗保险费也相应增加,进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钱增加了,企业退休人员将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