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跻身全球前列人保财险年度保费破2000亿
中国财产险行业在2013年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截至2013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财产险市场首家年度保费超过2000亿元量级的公司。
数据显示,人保财险2008年保费收入为1016.55亿元,5年内保费收入、总资产、经营利润等经营指标稳步增长,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目前保费收入稳居亚洲第一,在全球单一品牌财险公司中排名第二,再次展示中国财产险行业的历史性跨越。
保费突破2000亿元、跻身全球市场前列,是人保财险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标志着人保财险已经步入一个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全新发展时期。人保财险近年来深入改革发展实践,公司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人保财险凭借其领先的产品优势、服务优势、技术优势等赢得了市场。
2.保险系基金闯入公募市场国寿安保挂牌
2013年11月6日,国内首家保险系基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低调挂牌。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保险机构正式迈上向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转型的道路。
这是中国人寿首次携手外资公司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证监会和保监会在2013年6月联合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后,首家由保险公司发起成立的基金公司。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此举引发了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表示,保险系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更具优势,“比如针对不同投资人的年龄段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可搭建更为细致的投资组合。”保险公司进军公募基金将加剧行业竞争,基金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目前,除国寿资产成立首家基金公司外,多家保险资管公司都有意开展基金相关业务。
3.进军国际一流中国太平成功重组改制
2013年6月6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召开创立大会,成功重组改制,整体上市,标志着中国太平在加快建设一流金融保险集团道路上又迈出关键一步。
2012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借着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金融改革的东风,中国太平启动了重组改制工作,加快了建设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的步伐。中国太平大胆尝试,同步推进集团改制和整体上市,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前,中国太平宣布,向在中国香港上市子公司注入核心优质资产,注资换股和整体上市取得重大进展。4.直面行业痼疾4家中管险企共倡优良行风
以“民声民心”为镜,积极落实整改、“洗澡治病”,2013年12月9日,4家中央直管的保险企业——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向全行业发出了《为民诚信优质服务,倡导践行优良行风》倡议书,强调针对广大客户反映突出的寿险销售误导、车险理赔难等行业问题采取切实的解决措施,积极推动行业痼疾的解决和行风的转变。
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只有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形成持续、稳定、良好的预期,保险业才能成为受社会尊重和信赖的金融服务行业。
4家中管险企倡议各同业公司行动起来,发挥好保险机制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坚持一切从客户出发、以客户满意作为检验保险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4家中管险企是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他们面向消费者郑重做出的服务承诺,必将对整个行业转变作风产生重要引导作用。
5.电商公司揭牌中国人寿拥抱互联网
2013年12月6日,中国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开业。这是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印发后,保险业第一家正式挂牌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至此,中国人寿已成为一家集寿险、财险、养老险、电子商务、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和投资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的综合金融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成立,使中国人寿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向前大大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寿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战略性布局,增强了中国人寿为广大客户和投资者提供现代化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中国人寿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公司的平台,推动形成不同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和金融综合经营格局,持续增强中国人寿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明生也曾公开表示,大数据、云计算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网销是最有前途的渠道,渠道创新将大力推动中国人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6.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获国际认可
2013年7月19日,全球金融标准制定与执行的核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首批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G-SII)名单。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成为发展中国家及新兴保险市场中唯一入选的保险机构。这是我国保险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体现,也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影响和地位的认可。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具有全球性特征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AIG)等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倒闭或经营困境所产生的风险不断溢出和蔓延,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严重冲击和破坏。如何解决此类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问题,降低其系统性风险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内容。
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FSB牵头相关国际组织积极推进G-SIFI的评估与认定,并制定相关监管措施。而作为国际保险监管规则的制定者,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认定首批G-SII,提交FSB审议并公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